CNML格式】 【 】 【打 印】 
白酒塑化劑 不該只有酒業協會出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1 14:40:59  


  眾所周知,去年台灣地區曾爆發過大面積的塑化劑風波,幾乎所有台灣主要食品廠商都牽涉其中。事後,政府部門緊急將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入可能用於食品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並已明確了相應的檢測方法。事實上,那時候我們就有一個疑惑:台灣地區塑化劑濫用尚且如此,我們的實際情形又該如何呢?可惜,境內相關部門似乎並未對此進行大規模檢測,或者僅僅只是檢測而未將結果公布;直到近日,酒鬼酒塑化劑嚴重超標的消息,才讓公眾重新記起了去年的疑惑。

  原來去年6月台灣地區塑化劑事件後,中酒協隨即就對全國白酒產品塑化劑殘留含量做了大量調研,結果是“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可是,酒業協會並未及時對社會公開這一檢測結果。

  關於白酒中塑化劑的產生來源,坊間輿論的說法是“為了讓年份不夠的酒液看起來好看,增加各種增粘劑可固化偽造糧食酒內的糖分,產生粘杯掛杯的效果”。另有知情人士稱,除了塑化劑,勾兌白酒為達到糧食釀造的酒香可能還添加了其他的化學物質。可酒業協會卻辯稱,“白酒生產過程中自身發酵環節不產生塑化劑,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屬於特定遷移”,主要來自生產和保存過程中使用的塑料製品。矛盾之處在於:既然是“特定遷移”,為何又“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呢?難道是越高檔的白酒使用的塑料製品越多?

  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的塑化劑究竟因何而來,是否存在嚴重超標,白酒塑化劑含量標準又何時才能制定出來,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應該只由酒業協會來出面“澄清”;作為既得利益的行業協會,自然會為酒企說話並將責任推得幹乾淨淨,它的立場決定了它不可能真正維護消費者的利益,該是由國家質監部門出面進行權威檢測和獨立評判的時候了。要知道,公眾對於塑化劑的擔心絕不僅限於白酒;一個基本的質疑邏輯是:如果暴利的高檔白酒尚且普遍存在塑化劑問題,那些更為廉價更為大眾的食品藥品又該如何避免?(時間:11月21日 來源:深圳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