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5名流浪兒避寒悶死垃圾箱的拷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3 16:45:09  


  畢節在垃圾箱避寒窒息悶死的5名男孩,以10歲左右的年齡,正該在學堂裡朗朗讀書,正該在父母懷裡撒嬌,而他們卻過早地流浪街頭,成為被放逐、被拋棄的群體;10歲左右的年齡,理應天真爛漫,然而他們的天空卻是昏黑的,垃圾式生存,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孩子,對不起!你們的失落,與成人失職有關;你們死於非命,與社會冷漠有關。事發地點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環東路人行道,距離流倉橋辦事處不到百米。百米是極短的距離,它卻告訴我們,當地官員與你們隔得有多遠?責任與良知離得有多長?孩子,對不起!你們不該以這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你們不該承受太多的苦難與沉重,你們不該這樣凄惶地生存,如草芥一般匆匆枯萎。

  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制度的冷暖吧。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民政部竇玉沛答記者問時表示,“溫總理確實責成我們對流浪兒童救助問題要抓緊研究、提出意見,並且要向國務院作專題匯報……”竇玉沛還表示,對社會關注的流浪兒童救助問題,將從四個方面採取措施:首先要加大源頭治理。其次,要分類施策。第三,要完善設施。四是要完善相關法規,推動救助管理立法工作。

  去年8月19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會上指出,流浪未成年人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愛的特殊弱勢群體。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把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同年12月26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態,力爭到2012年底基本實現城市街面無流浪未成年人,並致力於通過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建立流浪未成年人長效救助機制。

  今年6月1日,民政部介紹,據監測,2012年1月至4月,全國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1萬人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呈現出良好局面,城市街面兒童流浪現象明顯減少。

  不缺制度,不缺部門協作,不缺源頭治理,不缺決心,可是為何仍出現流浪兒童集體死亡的悲慘案例?誠然,再嚴密的制度也會百密一疏,再盡職的部門也有無法兼顧的地方,但5名流浪兒童之死,難道沒有檢測出制度之失、職能部門之無能嗎?

  據報道,美國也有流浪兒童,不同於我們的是,他們“用法律與福利讓貧困家庭的兒童不至於流落街頭”“用法律與制度保障流浪兒童上學的權利”“用資金與政策給流浪兒童地方住,並且培養他們父母的工作能力”。一個細節是,2002年通過的《麥金尼-凡托無家可歸者援助法案》保障了流浪兒童上學的權利。他們可以獲得免費的公立教育,無論在目前的居住地居住多久均有權入學,此外每個行政區還有一名事務專家專門負責無家可歸兒童接受教育的計劃和服務。

  孩子,天堂裡有跳躍著火苗的熱爐嗎?有填飽肚子的美味嗎?有書念、有親情可以依偎嗎?孩子,如果真有來生,別再遇到那一張張冷漠的面孔,別再選擇在垃圾箱裡栖息。(時間:11月21日 來源:濟南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