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個稅問題應走出“為富人還是為窮人”的誤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30 14:08:48  


  十八大報告提出實現居民人均收翻番的目標,此舉備受各方期待,有專家近日呼籲將個稅起徵點提高至一萬元,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並引發出一場觀點之爭。日前,財政部的官員表示,上調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個稅起徵點有其合理性。此外,很多財稅專家認為,提高個稅起徵點對於收入差距的調節功能有限,“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一個不利於低收入者的措施,反而對較富裕人群有利,實際是給富人減稅。

  對提高個稅起徵點,很多專家的觀點大都局限於對富人有利還是對窮人有利方面。其實從現實意義上說,這是個偽命題。

  首先,提高個稅起徵點是一種直接的減稅行為,對繳稅者而言,大家都獲益,只有獲多獲少的區別,沒有誰獲益誰受損的區別。2011年6月30日,全國人大決定,個稅免征額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今年9月1日,修訂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一周年。據財政部測算,改革實施前四個月,減輕居民負擔550億元。這一過程中,有數千萬中低收入者不再繳納或少繳個稅。提高個稅起徵點顯然對這些中低收入者是有利的。當然對所謂富人也有利。既然對大家都有利,就不存在有利於富人或者有利於窮人這種非此即彼的矛盾判斷了。

  其次,那些觀點所稱的富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富人。比如,個稅起徵點調整到1萬元,一個月入5000元的人因此會不再交稅,減輕了上百元的稅負,而一名月入萬元者也會因此不再交稅,減輕的稅負是幾百元。顯然,收入更高的這個人會因此獲益更多。但你能說這個收入1萬元的人就是富人嗎?雖財政部的數據顯示,繳納個稅的工薪階層比例並不高,但現實中,對個稅負擔感覺最明顯的恰恰是工薪階層。即便是月入一兩萬元,在當今這個社會中也並不算富裕。何況只有幾千塊。這些人既不是真正的富人,也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窮人,而是通常所說的中產階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