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顧民眾的拆遷紛爭不斷 溫嶺“拆與守的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3 11:23:35  


這是11月23日拍攝的浙江溫嶺“最牛釘子戶”。“60多萬元造的房子拆遷補償卻只有26萬元。”因不滿拆遷補償標准,浙江省溫嶺市一幢5層樓房突兀地矗立在火車站附近馬路中間,被輿論稱為“最牛釘子戶”。
  浙江溫嶺徵地事件,公權力雖對釘子戶未停水停電,但溫馨的面紗背後還存在行政不作為,到底該怎樣補償徵地農民,給他們提供保障,是要給出答案了。據悉,在當地拆遷政策中,若村民自掏腰包把房建起來,當地政府會統一安排,為村民辦好國有土地證。然而從2007年到現在,村民自己建好了樓,政府當初的承諾卻並未兌現。政府資金不足不該成為讓農民承擔損失的正當理由。

  央視11.27日《新聞1+1》重點報道了浙江溫嶺徵地事件,拆遷事件不是一個突發性的狀況,這是一個發展帶來的普遍現象,長久存在於目前發展中的中國社會。全國各地的拆遷政策都不盡相同,面臨的拆遷問題也各種各樣,像是圖片中的這處釘子戶筆者都屢見不鮮,不同的拆遷問題都映射出同一個狀況:被拆遷戶對拆遷補償不滿。

  圖中的當事人是浙江溫嶺釘子戶羅保根,他的這棟樓可以說是不當不正,或者說是當當正正出現在了一條即將完工的城市道路的正中央。他的家為何居於大路中間呢?羅保根的家在溫嶺市大溪鎮下洋張村,2007年,因為當地一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徵地,他和村民們陸續接到政府工作人員的通知,要求他們配合拆遷,可是五年過去了,羅保根一直沒有在拆遷協議書上簽字,但馬路卻修得差不多了。

  羅保根為何變成了“溫嶺最牛釘子戶”?原因是他無法接受政府給與的拆遷補償。按照當時的政策,羅保根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搬到需要自建的小區安置,外加一些補助;另一種是直接分還地基,自建房屋,外加一些補貼。羅保根說,自己住慣了獨門獨戶的房子,所以選擇了後者。然而,雙方在補償款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羅老伯仍然想蓋一個和他原來差不多的一個樓,但是這要花費連著裝修、刷房子、打樁等等至少60萬。但是按照當地拆遷標準,他只能拿到26萬補償金,面對一家6口,根本建不成新房。既然新房成了不可能,羅保根就會堅守自己的舊房,這就造成了今天主題裡的溫嶺“拆與守的博弈”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