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切糕微博”被切,切傷公信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6 09:06:22  


  一件跟切糕有關的事,打破了互聯網的平靜。

  12月3日,“岳陽公安警事”發布了一條微博,其中提到某村民與外來商販發生糾紛時,“損壞核桃仁糖果約16萬(元)”。

  “天價切糕”頓時引發了網友的各種吐槽。但是不久後,該微博即被删除。12月5日,“岳陽公安警事”又發了一條微博,稱之前信息不準確,是被損摩托車、醫療費、“切糕”損失共15萬餘元。但是這條微博,不久又被删掉。

  如此反覆隨即引發輿論的猜疑,本來簡單的事實真相一時也撲朔迷離。

  政府部門利用微博發布信息,務必保證發布信息準確穩定才能確立自身公信力。但這次“岳陽公安警事”先發“天價”切糕給人誤導,後發澄清微博卻又隨即删除,不禁讓人懷疑有關部門及工作人員的素養與誠意。

  在微博時代,一起普通的案件,很容易演變成為影響惡劣的公共事件。官方微博每條信息發布之前,都應思慮周全,預想到微博的強大宣傳力,以及可能引起的輿論反響。

  微博一成“覆水”便難收。在微博這樣的公共話語平台上,政府微博是用來疏通民情民意,而不是通過删除微博來推卸責任的。尤其是涉及敏感問題的信息發布,政府工作人員更應該耐心細致,勇於擔當。如果不能保證發布信息準確無誤,政務微博不僅形同虛設,更會傷害政府的公信力。

  要想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沒有捷徑可走。政務微博一旦設立,即預示著政府的一種態度:真誠服務民眾,真正體察民情,迅速及時準確地公布事情真相。

  在“天價切糕”背後,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要反思,同時也不能矯枉過正,因噎廢食,乃至默不作聲。畢竟,沉默不能解決問題,要以實際行動切實修復和重建政府公信力。(時間:12月6日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