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童名謙:“庸官”追責,冤不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1 16:31:00


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湖南省衡陽市召開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差額選舉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的過程中,發生了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一屆市人大代表幾乎全軍覆沒。這是“人大制度建立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破壞選舉案,案情極其嚴重,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
  一位熟悉案情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三名花了錢落選的企業老板曾在辦公室堵住童名謙討要說法,童做出批示,要將錢款予以退還。這份批示日後成為其玩忽職守的重要書證。

  “正常的做法是,當場拍桌子,批示調查,哪有批示退錢了事的?”這位人士說。

  這一細節來源於2014年2月《財經》雜志封面報道《衡陽競選“黑金”》,今日看來,別有意味。

  8月18日,上面這一片段的主角--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以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此前,童名謙已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系中共十八大後首個因“玩忽職守”被雙開的省部級高官。

  依照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的起訴指控, 童名謙所犯的“玩忽職守”,主要集中於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其在擔任中共湖南省衡陽市委書記、衡陽市換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期間,“作為嚴肅換屆紀律第一責任人,在衡陽市選舉湖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前後,先後接到多名省人大代表候選人、衡陽市及所轄縣市區領導幹部關於省人大代表候選人存在送錢拉選票問題的反映,未採取有力措施深入核查、制止拉票賄選行為蔓延,致使省人大代表選舉發生嚴重的賄選,在選舉後未依紀依法嚴肅查處。”

  根據刑法界定,玩忽職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其包含不作為和不正確作為兩個方面,童名謙屬於何類暫難斷定。不過,查閱相關公開資料,官員涉玩忽職守一罪,多因具體工作事項,一般涉案官員的行政級別相對較低。童名謙以副部級之身因玩忽職守被判刑,一方面說明衡陽賄選窩案影響之惡劣,另一方面,亦可表明新一屆領導對吏治的追求並不止於打擊腐敗。

  在中國,根據相關規定民主集中制是黨政運作的核心,但實際上地方上黨政權力高度集中於一把手,在此格局之下,地方出現的嚴重政務和事務問題由地方一把手擔責,並追究相關負責官員的刑事責任,這對於推動中國吏治的進步具有積極意義。不過,長遠來看,此是治標之策,治本還需要重新安排地方權力結構,使之相互制衡,才能遏制握有實際大權的一把手不正確作為,也能消解童名謙一類官員基本不作為的保守路徑。

明哲保身、絕不多事的“老好人”

  童名謙出生於1958年,長沙人,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工學碩士。1980年,22歲的童名謙隨父親從插隊的黑龍江農場回到湖南,此後在共青團系統內磨礪16年。1993年7月,35歲的童名謙升任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官至副廳級。

  2002年開始,童名謙從共青團系統轉向地方,接連主政湖南最為複雜的三個區域:湘西、邵陽、衡陽。其中,他擔任湘西州委書記5年,邵陽市委書記4年。2012年2月,他成為衡陽市委書記。

  認識童名謙的湖南政商界人士對其評價相當一致:謹小慎微的老實人,有“官德”而無官威。童名謙家族在湖南官場頗有實力,其親屬在省發改委、省委組織部和婁底市擔任要職。在選舉之時的2013年1月,他當選省政協副主席,三個月後即調任省城,未料在過渡階段衡陽賄選事發。

  而根據《南方周末》此前報道,在一些邵陽官員看來,童名謙屬於繼承“儒家傳統缺陷”的代表人物:明哲保身,絕不多事,但缺少原儒主張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精神。

  童名謙講究道德,注重禮儀,在給官員授課時強調“以德修身,永葆純潔”。據相關報道,曾有一位邵陽市委老幹部曾找童解決子女從部隊轉業安置問題,被一口回絕。童名謙告訴他,他自己家親戚都沒簽字照顧過,只有邵陽洞口的宋文博(因連續抗洪犧牲的消防大隊教導員),中央領導批示了,才安排其妻工作。

  但這種對私德與個人清譽的堅守,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他關注形式上的問題更多,不太關注實質問題”,童名謙還得到了這樣的評價。

  這似乎可視為童的官場生存之道,無為無治無功亦無責。童在湘西的搭檔、高調強硬的杜崇煙後因受賄罪領刑10年。童名謙也因此在當年的鳳凰垮橋事故中得以脫身。

  有評論說,童名謙是一個“倒黴透頂”的官員,他在湘西州任職的時候,遭遇湘西鳳凰大橋垮塌以及曾成傑的非法集資案。他來到邵陽後又遭遇邵陽沉船事故。然後,先後經歷強奸案、謀殺案、黑社會保護傘案、貪污受賄案等一系列震驚網絡的大案要案的直接主官,都能全身而退的童名謙,卻在十八大後之後遭遇了滑鐵盧。

  童名謙在湖南官場的上升軌跡,是一類地方官員的典型樣本,他們不同於強勢的一把手,處處謹慎小心,不觸動任何一方的利益,因而也能夠在官場步步進發,求得一己之安穩。如今,衡陽賄選案發表明,這類官員以“明哲保身”的為道的官員,和強勢的地方一把手一樣,正為體制所不能允許。

  在其位,謀其政。恐將是地方實權派官員必須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衡陽賄選,習近平連問六聲

  2013年12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全體會議,對在衡陽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以賄賂手段當選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確認當選無效,並予以公告。在12月28日衡陽市有關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分別召開會議,決定接受512名收受錢物的衡陽市人大代表辭職。

  涉案金額達1.1億元,涉及56名省人大代表、518名市人大代表、68名代表大會工作人員的衡陽破壞選舉案,是1949年以來公開披露的涉案金額最大、涉及黨政官員和人大代表最多的一起選舉弊案。根據《財經》(微信公衆號:mycaijing)此前報道,涉嫌賄選的衡陽籍省人大代表,大致分為三類:民營企業家、市直機關幹部與國企高層,後兩類用於送紅包的錢款源自所在單位的襄助。

  這起嚴重的破壞選舉案引發中央高層的震怒。在2014年1月的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以較大篇幅講到該案,並將其與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體系聯系起來,追問“衡陽的共產黨員到哪兒去了”,當時,他連聲追問六個“到哪兒去了”。

  2014年3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亦大幅提及此事,稱:“湖南省衡陽市發生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的違紀違法案件,性質嚴重,影響惡劣……必須切實加強對人大代表選舉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持嚴格依法按程序辦事,切實加強人大代表思想、作風建設,堅決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權威和尊嚴,維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權威和尊嚴,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稱該案“通過賄賂破壞選舉,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挑戰,對國家法律的挑戰,對黨紀的挑戰,觸碰了紅綫、底綫和帶電的高壓綫”。並在《湖南日報》和湖南電視台上誓言,要將此案辦成經得起歷史、人民檢驗的鐵案。

  隨即,時任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換屆領導小組組長,後升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的童名謙,因失職瀆職,對該案負有直接領導責任,被中央紀委立案調查。收受錢款的時任衡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國初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副主任左慧玲等50名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強制措施。

  “衡陽害了我,我害了衡陽。”童名謙在事後如此感慨。

  不過,如此大規模的賄選,亦揭示出人大選舉制度上的漏洞以及法治不彰。加強人大選舉的競爭性和透明度,真正做到依法嚴懲,是衡陽破壞選舉案可資吸取的教訓。不過,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和尊嚴需要認真思考人大選舉制度如何落實時,不被外來力量所扭曲,童名謙的最大問題是無視問題的存在,而放任之;或許,在一個強勢的地方一把手那里,又會是一手操辦。近來廣泛開展的地方民主生活會,暴露出來的問題更多是集中在地方一把手“一個人說了算”、“獨斷專行”。如此制度化地解決這些問題,才是未來一個時期的關鍵所系。(來源:《財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