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望北大博士抄襲事件 能促學術價值觀回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6 11:53:14


  《國際新聞界》近日公告指出,北大歷史系博士於艶茹一文涉嫌嚴重抄襲。北大表示於已經畢業,如核實有抄襲問題,將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客觀來說,現在曝光一起論文抄襲事件,用坊間的話就是,這都不叫事兒!即便涉及抄襲的當事人就讀於北大這樣的最高學府,即便當事人就讀於北京大學最牛的幾個文科專業之一歷史專業,即便抄襲人是堂堂博士生……要知道,院士抄襲、教授抄襲,也都不叫新聞了。

  但筆者認為,此抄襲事件,從被發現問題到最後被媒體曝光,還是有令人欣慰之處—我們能夠找到“求是”的學術態度,也能夠找到相關教授嚴謹的治學精神,更能夠找到《國際新聞界》這樣一本純學術型雜志對於自己期刊發表文章的責任擔當,尤其是其承認錯誤的勇氣。

  長期以來,我國學界裡曝光的諸多抄襲事件、造假事件、貪腐事件,都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出自於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同門師徒、師兄弟間或同事間,因為利益紛爭而“出賣”對方,比如,前幾年曝光的浙江大學論文抄襲事件,就是因為科研經費分配不均而引發的;二是,學界圈子裡,本身就有嚴重派別之爭,這已經遠遠超越了是非之爭、對錯之爭,而就是赤裸裸的門派鬥爭。

  學術最重要的價值觀是“求是”二字。在舉報、揭發並公布北大博士論文抄襲一事上,我們看到了有學者或編輯對於“求是”二字的認真踐行,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價值回歸。(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王傳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