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術抄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6 14:50:51


  這位中國最知名學府生產的博士,與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孔乙己只是“不算偷”的竊書,可以善意地理解為為了學習、為了進步,而直接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無疑是個賊了。

  如果他是一名小學生,為了應付作業而抄襲他人的作文;如果他是一名中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用了某人的習作,還有讓人原諒的理由。但這是中國最高學府的學生,而且還不是一般學生,是大家學習榜樣的博士。

  但凡賊,都是背地裡偷竊,因為他們也感到羞恥。這位博士完全沒有羞恥之心,堂而皇之地投到專業研究機構創辦的刊物上亮自己的偷竊成果,並署上自己的大名。這位博士或許單純地認為,天下只有自己博文廣納,抄襲國外刊物發表的學術論文,沒人能發現。

  其實,近幾年的抄襲事件頻有發生。抄襲,已經讓學術失去了應有的信任與尊重。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等學府開展的科學研究及學術探討,一般指向人類當下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最前端,往往都是解決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問題。這些研究與探討,是社會所需要的,甚至是期盼的,往往也是最值得信賴的。

  學術抄襲,絕不是剝奪某幾個人的學位、頭銜那麼簡單。

  《國際新聞界》官網掛出《關於於艶茹論文抄襲的公告》稱,近期接到讀者舉報,於艶茹發表在該刊2013年第7期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經編輯部仔細比對,該論文大段翻譯一篇發表於1984年的國外學術論文,甚至直接採用該論文作者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公告還提供了兩篇論文的全文,記者注意到,兩篇論文多個段落基本是原文照譯。

  《國際新聞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昨晚表示,“這是期刊首次為論文抄襲發公告,此前我們也處理過幾次論文抄襲事件,但多是引用文章一部分且沒有標明出處,屬於學術不規範。但這篇文章除了提要和最後幾句結論,幾乎都是抄的,行文一模一樣,是期刊目前遇到抄襲最嚴重的一篇。”

  記者了解到,於艶茹2008年考入北大歷史系讀博,該論文發表時,於艶茹是歷史系在讀博士生。《北京大學研究生基本學術規範》顯示:已結束學業並離校後的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間存在嚴重違反學術規範的行為,一經查實,撤消其當時所獲得的相關獎勵、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鄒恒甫事件”告一段落,新聞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近日的一則公告又讓北京大學成為關注點。該期刊在公告中稱,北大歷史系博士畢業生於艶茹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嚴重抄襲。截至發稿,北大歷史系相關負責人回應本報:將組織專家重新核查於艶茹的博士學位論文,如有抄襲將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來源:北京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