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活驢喂虎”:經濟糾紛,動物買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0 23:20:55


  6月5日,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發生令人瞠目結舌的“活驢投喂老虎”事件。澎湃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背後或另有隱情,動物園股東因為債務糾紛,資產被法院凍結,動物園內的許多動物因無法辦理運輸證、檢疫證等證件而只得長期“滯留”在園內,即便動物生病需要去園就醫也不會被批准。

  網上那些“活驢喂虎”的支持者可以歇歇了,因為這并不是為保持動物野性而有意進行的所謂“活體投放”,而只是動物園個別股東的任性之舉。事情性質很清楚:人類經濟糾紛,動物買單。

  新聞中出現了一句話:法院的判決凍結了公司的動物資產。活生生的動物在這裡只體現為資產。在那名任性的股東眼裡,那些動物是他買來的,所以是他可以任意處置的資產。“活驢喂虎”還透出冷酷的商業邏輯:“反正產生不了效益,不如用來喂老虎,還能省些飼料。”

  可是動物這項“資產”,不同於桌子、椅子、股票、基金,動物是資產更是生命。認識到這一點,不是“玻璃心”也不是“聖母心”,而只是正常人都該有的惻隱之心和動物保護的基本要求。

  更重要的是,動物園經營要有專業規範,否則既是對動物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游客的不負責任。

  由於動物園經營者的問題,讓動物承受代價,這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初,重慶“一個人的動物園”因動物生存狀況惡劣引發關注,出現“鴕鳥被胡狼咬死,肉留給獅子吃”等事,後來該動物園被要求停業整頓。而在它背後,有一大批興起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私人動物園陷入經營不善的困局。

  經營不善的動物園,有的克扣動物口糧,“哪能給它們每天都吃肉,還吃窮我們哩”;有的組織動物表演,以獲取資金;更有甚者,因管理混亂發生動物傷人事件。在這些動物園裡,動物活動空間促狹、衛生條件差、頻繁死亡,都是常見情形。

  有人建動物園是出於個人興趣,有人是出於商業動機,但如果不顧專業和資金要求,讓動物園淪落為“動物地獄”,運營者都要負責。為避免動物為人類的失誤買單,唯有提高動物園的准入限制,并加強日常監管。此外還要完善退出機制,盡量減小經濟糾紛對動物生存質量的影響。(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西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