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短信退訂套路深 用戶選擇權成擺設
http://www.CRNTT.com   2018-04-23 21:35:27


  日前,《成都商報》曝光了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輿論場上的熱議:“退訂回T”,看到推銷短信後,成都市民阿琳(化名)回複了一個“T”,希望不再收到這樣的短信。然而,連續回複多個T後,垃圾短信不僅沒有被“退訂”,發送的頻率反而更高了。回複“T”到底能否取消推銷短信的接收?記者以商家名義暗訪短信代發平台,得到的答複是:“退訂回T”,只是一個形式,“就算用戶回幾百遍‘T’,也沒用”。

  短信“退訂”後依舊會受到垃圾短信的騷擾,這不僅是個人困擾,更是關乎大衆利益的公共議題,相信類似問題不少朋友都遇到過。其實早在2015年,國家發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就明確要求:“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消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消息……”但如此深的短信退訂套路仍存在,無非是鑽了監管的漏洞,貌似給了用戶自主選擇權,可以回複T退訂,但各種貓兒膩也多了起來。回複之後照樣發送短信騷擾,甚至越回複退訂,越被標記為活躍用戶,增加推送頻率,使得退訂淪為一種形式,實際上,用戶的自主選擇權已被剝奪。

  “退訂回T”成為擺設,不僅是商家之過,也是監管之疏。有關部門制定了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并不能從此高枕無憂,還需要對市場進行監管,針對違規商家進行嚴厲懲罰,否則,單純依靠輿論呼籲商家自律,根本於事無補。畢竟,有利可圖就會有人甘願冒險。用戶反複退訂,商家持續轟炸,短信退訂常常陷入一個死循環,用戶浪費了時間,消耗了金錢,商家、短信平台、電信運營商則在背後坐收漁利。最終商家違背信譽的行為卻要用戶來埋單。

  有專家建議對垃圾短信不回複或黑名單處理,這只是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僅憑用戶的防守,并不能徹底根治如“牛皮癬”般的垃圾短信。監管部門要有所作為,整治“耍流氓”的商家,切斷運營商與垃圾短信之間的利益糾葛,從源頭下手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如此方能更好地破除短信退訂的套路,還給用戶一片幹淨的信息空間。(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範娜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