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地方發展不能靠“碰瓷”名人刷存在感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22:30:47


  媒體報道,針對網上熱議的“‘武則天她媽祖籍地在欽州’被納入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一事,廣西靈山縣日前發布說明稱,由於工作不嚴謹,考慮不全面,導致該項工作引起熱議,對此深表歉意,下一步,將以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工作。

  歷史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軟實力,越來越多的地方重視本地歷史文化研究是好事。發掘出那些被歲月土層遮掩的地方歷史文化,客觀上也是對我國燦爛文化文明的一種補充和貢獻。只是,歷史文化研究必須秉持嚴肅、嚴謹、嚴格的態度,不能捕風捉影、主觀臆測、人為炮制,更不能吹吹打打、嘩衆取寵。

  靈山縣堂而皇之地弄出一個所謂的《武則天她媽在欽州》課題,煞有介事地成立縣領導領銜的研究工作組,如此輕浮、草率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況且,這一與“國罵”甚為接近的課題名稱,還以縣政府辦紅頭文件的形式下發,這不是創新而是胡鬧,不是發掘歷史文化而是挑戰輿論底綫。

  時下有一種吊詭的現象值得注意——一些地方官員為了吸引公衆的注意力,提高所謂的“城市知名度”,動輒拿歷史文化名人做文章,甚至不惜以博醜名的方式達到目的。從觀音故裡之爭、朱熹故裡之爭、炎帝故裡之爭、李白故裡之爭,到西門慶發家地、孫悟空及其哥哥的墓地等等,炒作的味道越來越重,有的混淆神話與現實,不顧歷史唯物主義原則;有的劍走偏鋒,非要轉著彎地與歷史名人攀親結戚,一出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鬧劇,暴露了一些人的手段貧窮和急功近利。

  最近,中部某地一尊違建雕塑被責令搬遷,吸引衆多好奇者前往當地凑熱鬧。一些人甚至認為這樣的結果非常“難得”,花多少錢都達不到的這樣的“宣傳效果”。令人擔憂的恰恰就在這裡,如果任憑一些人以“賣醜”的方式進行自我營銷,并且占到便宜,則社會危害甚大——倘各個地方爭相嘩衆取寵、比醜鬥臭,城市營銷的底綫越拉越低,文化品位何在?政府威信何存?

  早在2010年,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就發出《關於把握正確導向做好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正確把握文化遺產開發利用方向,防止文化遺產被濫用、歪曲,造成文化遺產庸俗化、功利化,“確保文化遺產的權威性、嚴肅性。”不是說政府部門一定要多麼板正,在宣傳本地文化上完全不能萌一點、潮一點,只是這種萌和潮,一定要守住科學嚴謹的底綫,與政府部門的身份相匹配。那種靠炒作、噱頭吸引眼球,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下三濫營銷手段,絕非政府應有之為。

  如何遏制類似現象,矯正一些人的錯誤觀念?建立嚴肅的責任追究機制是一個重要抓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這樣的課題名稱是誰定的,是誰主張寫到方案裡并以紅頭文件印發的,主張者、核准者都應該被依法依規追究責任,作出深刻檢討、透徹反思,以儆效尤。這不是輕飄飄的幾句“工作不嚴謹,考慮不全面”、不細致的問題,而是一個對歷史文化保持基本敬畏,對文化宣傳底綫保持起碼尊重、對地方形象保持負責態度的問題。(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作者:李思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