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14年的“生死輪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31 14:51:52  


  14年前,它在國內被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

  14年間,關於這個問題,八個國家部委召集相關部門專家進行論證。

  14年後,它的生產、銷售、使用再次合法化。

  它就是俗稱“方便盒”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根據國家發改委“第21號令”,它將從今年5月1日起恢復合法身份,從“白色垃圾”變身“無毒無害、符合資源節約的發展方向”的“綠色產品”。“21號令”一出,支持者歡呼“這是科學、市場的勝利,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反對者認為,這是“行業利益綁架決策,會重新造成白色污染”。

是“白色垃圾”,還是“綠色產品”

  1984年,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又稱PS發泡塑料餐盒)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被引進。它具有保溫(1—2小時)、耐壓、重量輕、價格低廉(每只7—8分錢)等優點。“過去,它一年銷量達幾百億只,我國企業生產的產品遠銷美國、法國、英國、日本、丹麥、加拿大、挪威等20多個國家,珠海、深圳、天津等地的企業,年出口約6000噸,為國家創造了巨額外匯。”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錢桂敬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回顧說。

  當時,在國內,主要是燒烤店、小餐館、快餐店等免費提供給顧客使用。由於人們的環保意識淡漠,大量丟棄的餐盒變成了觸目驚心的“白色污染”。從1995年5月起,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全面禁止在鐵路站車使用,代之以可降解餐具。 

  有的媒體一直對它口誅筆伐,有關它致癌、有毒的說法不絕於耳。 

  “關於PS發泡餐具有毒的問題,最早見於1999年10月北京某報一名實習記者的一篇文章《泡沫飯盒與您拜拜》,該文提到PS餐盒65℃以上高溫使用會產生強致癌毒性物質二英;此後又有媒體說PS發泡塑料餐盒含有雙酚A,會導致生殖機能失常。”在日前中國科協組織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產業政策調整通氣會上,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唐賽珍談到當時的情況如是說,這些報道後來被專家證實為失實報道,事實上二英產生的主要條件之一是300—400℃的高溫;而PS與雙酚A二者分子結構不同,不屬同一類物質。 

  直至近日仍有一些媒體,通過將PS發泡餐盒在“沸水中煮”、“140℃熱油澆”以及“高濃度溶劑淋”等實驗,不斷加深消費者對其安全性的擔憂。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李沛生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實驗已經超出了國家規定的使用範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的特性是80℃以下堅硬如玻璃,80℃以上容易變軟,具有橡膠的性質。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國家規定,它應該在70℃以下使用。餐館打包送餐,即便是路邊攤上那種炒得特別熱的飯菜,在短時間內食用也沒關係。但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要注意防火,不能放到微波爐裡加熱,也不能用於蒸煮。” 

  今年3月20日,發改委對“21號令”的出台做出解釋: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的檢驗結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92-1988)和《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89-1988),無毒無害。且現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生產使用的發泡劑已用丁烷代替氟利昂當發泡劑,其回收產品可以做成各種文具尺、筆筒、鞋底等,符合資源節約的發展方向。 

  “我認為,與現有的各種環保餐盒相比,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無疑是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李沛生說,“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提供的數據:每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的出廠價格也就5分錢到7分錢,最便宜的可降解餐盒每只則需要兩毛錢左右,而兩者一樣安全。”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禁”與“解禁” 

  因為“白色污染觸目驚心”,1999年2月,原國家經貿委頒布了《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將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作為落後產品列入目錄,要求禁產、禁用,明確提出了2000年底前在全國範圍內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目標。這便是人們常說的6號令,又稱“禁白令”。2005年12月,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40號文),再次將“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列入了“淘汰類”產品,繼續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專家楊惠娣近日在有關會議上說,禁白令在邏輯上站不住腳,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是會造成白色污染,但根源是人們亂扔。即使是可降解的白色餐盒,也會污染環境。 

  儘管在過去十多年裡被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卻從未從市場上真正消失。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最近調查數據顯示,北京每天的一次性餐盒使用量約200萬只,其中發泡餐盒占20%,每天約40萬只,使用地區集中在路邊攤和小吃店。 

  除了具有價格優勢,楊惠娣介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發泡餐盒主要從日本和台灣引進,企業多採取合資形式,有一定的合法生產期限。在期限內出口可以創造大量外匯。比如珠海某企業,每年此項外銷創匯金額達到800萬美元。我認為,這也可能是發改委決定解禁的原因之一。” 

“解禁”後面臨三大難題 

  儘管一次性發泡餐盒的解禁,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但還是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北京師範大學化學院博士後、民間環保組織成員毛達表示,“雖然PS發泡餐盒並不像許多傳言‘有很高的致癌風險’,但作為已經被大量使用的一次性用品,本身就應該像塑料袋一樣被限制生產、流通、使用。” 

  專家指出,除了應不應該被限制使用的問題,解禁之後,一次性發泡餐盒行業還將面臨三大難題: 

  首先是政府該如何監管?上海某資源再生處理公司總經理黃隆濱認為,“直接管制容易造成行業發展的停滯和扭曲。”李沛生的看法也是解禁後政府不應再直接干涉企業的生產,“由於過去國家將發泡塑料餐盒列為淘汰產品,我國有關企業的生產技術基本上還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水平。而發達國家的發泡塑料餐具如今已開發出大量的低發泡、彩膜貼合、淋膜、抗高溫、防紫外線、抗氧化的新工藝和新產品。” 

  同時,如果不嚴格監管,一次性發泡餐盒的質量仍有安全隱患。央視2010年有關“洋垃圾變餐盒”的報道,就揭露了部分地區銷售的發泡餐具售價竟遠低於製造餐具的聚苯乙烯原料的成本價格,生產企業大量甚至全部使用進口廢塑料,或利用回收來的廢舊光盤、廢舊發泡餐盒、減震塊等作原料的做法。 

  第二大難題是回收難。一次性發泡餐具理論上可回收利用,但回收利用體系的建設在現實中卻舉步維艱。原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製品包裝委員會副主任蔡明池近日表示,上海曾實施“三分錢”工程,即要求發泡餐具生產企業每生產一只一次性發泡餐盒即繳納3分錢的回收費用,但效果不甚理想,因為這降低了企業利潤。 

  第三大難題是使用者的環保意識。大多消費者對此表示擔憂:一次性發泡餐具主要在小餐館和街邊攤上使用,還是會被隨意丟棄。中國包裝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只有9%的消費者表示支持發改委的21號令“解禁”。 

  對於上述三大難題,發改委稱,“有關部門正在抓緊進行生產許可管理、行業准入、回收體系建設、環境保護和監督執法等相關方面的準備工作,確保實現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調整的平穩過渡和順利實施。”(時間:3月30日 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