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天然氣要漲價“信謠易、辟謠難”的多重提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3 11:27:06  


  這兩天,一則“天然氣要漲價、漲價幅度1元左右”的消息把不少人折騰得夠嗆。最初看到這條出現在新浪首頁的消息時,我本能地想“得囤點兒”,因為家裡每年自取暖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雖然同事勸我,“買多了,將來錢沒有現在值錢,不一定划算”,但我心裡仍想著,“消息可靠的話還是得買!”

  “心動不如行動”。在全國不少城市,大爺大媽們已然拎起小板凳排隊購氣了,甚至有媒體的標題包含了“帶著救心丸”的字樣——場面夠刺激和壯觀的。

  可還沒等我行動,辟謠就來了。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上漲”的消息完全不實,純屬無稽之談,個別媒體散布不實信息是極不負責任的。調整居民天然氣價格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地方如需調價,必須事先召開聽證會,否則不得調整。

  言之鑿鑿下,效果怎樣?來自陝西廣播電視台的報道稱,由於各種原因,市民們依舊排隊搶購。

  “由於各種原因”,究竟是哪些呢?一番梳理之後,發現最早報道天然氣漲價時間和漲幅的新聞是這麼表述的,“從4月份起,我國天然氣價格將進行大幅度上調,其各地零售終端價格將達到3元~3.5元/立方米區位,進而逼近4元大關。”消息發出後,“下月起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上漲”的新聞迅速充斥各大網站。

  不管消息真實與否,搶購的局面已然形成,有人甚至買了10年的用量。我倒既不惋惜也不慶幸,有時漲價就如“天要下雨”一般,只能靜觀其變。但作為一個媒體人,我更想探究一個謠言怎麼就引起了“波瀾”?

  按照正常的漲價程序,聽證為先,沒聽證怎麼可能漲價呢?可是,在一些涉及民生的資源的漲價問題上,當真每一次都聽證了嗎?就算聽證了,有哪一次是聽而不漲嗎?換句話說,老百姓之所以輕信漲價謠言,緣於此前一些地方的一些漲價行為沒有完全按照法律法規去辦,或辦得不夠公開透明,缺少公信力。或許這也是辟謠後,依然有人繼續搶購的原因。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先放放風兒,試探一下公眾的反應,然後再決定何時漲價、怎麼漲、漲多少,這樣的情況也並非沒有可能。

  信謠易,辟謠難。此事再次提醒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準確地發布權威信息,贏得公眾信任。而事件所反映出的公眾對漲價的焦慮,對生活質量和成本的擔憂,更提醒有關部門,漲價要謹慎,該走的程序、該守的規矩,一個都不能少。(時間:4月3日 來源:工人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