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叫停急救藥缺陷包裝莫止於“友情提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1 10:56:25  


  急救時刻,隨著液體藥品輸入血管的還有玻璃碎屑。“救命藥”存在潛在風險,確實令人憂懼。在行業內部,碳酸氫鈉注射液的包裝缺陷幾乎是公開的秘密。為減少風險,一些藥品生產企業對正規的大醫院限量批發,讓醫院盡量在異物出現前用完。但在小型醫院、診所,就缺少了這最後一道保障。其實,縮短“救命藥”的存放周期不是減少風險的良方。因為這類藥品一旦斷貨,後果嚴重,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叫停一種藥品的缺陷包裝何以如此之難?監管部門的行政效能何以如此低下?要知道多用一天使用風險藥物,就給更多的病人生命安全埋下隱患。究其原因,皆因剛性的規定與標準缺位。目前我國對玻璃包裝材質還沒有細化的法規要求,企業為降低成本,勢必選用價格最低的鈉鈣玻璃。這是其一。 

  第二,發文件叫停,卻沒有監管督查的具體舉措跟進,藥企也好,醫院也好,根本不當回事。再者,無論是對藥企還是對監管者,都沒有明確的法律責任。如果繼續使用問題包裝並不需要冒巨額處罰或提著官帽的風險,誰不挑便宜的玻璃瓶用?誰會放著辦公室不坐去給自己找事? 

  誠然,必須從制度層面上解決標準、法規以及藥品流通各個環節的監管與責任的問題,否則,“叫停令”僅是一個“友情提醒”而已。不過,要降低用藥風險,應減少輸液,除了急救等情形必需輸液外,盡量通過吃藥治病,從源頭破解“過度過藥”的積弊。 

  在國外,患者視輸液為“小手術”。而在我國,過去老一輩醫生提出的“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靜滴”用藥原則早已被顛覆。醫生一邊給出建議說,輸液可以說是最不安全、風險最高的給藥方式,一邊卻在鉚足了勁開“大處方”,治個感冒也要吊幾瓶水。中國因此成為抗生素使用大國,消費量是美國10倍,人們調侃現在的醫生叫“水大夫”。 

  顯然,輸液有風險,輸的越多,風險越大。這還只是針對缺陷包裝而言的,如果再算上有些藥品本身的副作用,輸液的風險將更大。 

  不少地方的醫院已對醫生用藥量、抗生素使用量等指標進行量化管理考核,以杜絕不合理用藥。但僅此遠遠不夠,還應將輸液的數量作為限制醫生過度醫療的指標。當然,最有效還是通過醫改的推進,從制度、機制上根除“以藥養醫”的症結。可以預見,只要醫院、醫生與藥品銷量多少沒有五毛錢的關係,只要從生產到使用每個環節的看護者都能用良心與責任小心翼翼包裝“救命藥”,急救藥包裝缺陷以及過度醫療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時間:4月30日 來源:中國青年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