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到此一游”壞毛病都怪孫悟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7 13:53:29  


  在《西游記》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孫悟空在佛祖手指寫下“到此一游”。如今,有網友發現,“到此一游”已經被刻到了埃及的神廟上。日前,網友“空游無依”在微博上發出圖片,埃及名勝盧克索神廟的石壁上出現了“丁錦昊到此一游”的中文題字。此事被不少網友斥為“丟國人臉”的同時,也折射出旅遊文化的貧瘠。為何在景點刻字留名如此盛行?“中國式旅遊”的根源在哪?

“到此一游”由來已久

  事實上,旅遊刻字留念,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就十分盛行。

  古代文人旅遊,重視人與自然的互動,希望通過自己在旅遊過程中所創造的詩、文、詞、提名書法等“文化”,給山水增輝,與天地同壽。在中國人看來,人生一世,若不留下些雪泥鴻爪,就會與草木同腐。因此,古人在旅遊時,就特別重視在風景名勝留下一點痕跡。這一“文化”發展到現今,寄托情懷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某人“到此一游”,並逐漸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在中國大大小小的旅遊景點,以各種方式在各種材質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長城有,故宮有,泰山有,甚至某棵樹上都有。

  近年來,隨著出國旅遊的人增多,“中國式到此一游”開始在國外景點出現。如美國自由女神像腳下,被刻了“XXX到此一游”;倫敦聖保羅大教堂內,被刻了“國安是冠軍”。

“中國式旅遊”

  古人的旅遊行為,一般存在於以下活動中:因求學訪友、傳學布道、豐富閱歷而踏上漫長的游歷,越是心懷大志,越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在外做官、遭貶遠放等原因踏上游途;因行樂為目的的短期旅遊。

  如今,人們出游的機會增多,但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一些中國人旅遊喜歡蜻蜓點水,基本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舉旗報到,已然習慣於“到此一游”的快餐式觀光,很少敞開心靈,接納和感受湖光山色的。證明自己到過此處,遠比欣賞景色重要。

  江蘇省旅遊局新聞信息中心主任周曉平說,對於普通老百姓,出門玩一趟並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總有一種“想留下些什麼”的衝動。關於“刻字留念”的問題,中青旅控股市場推廣部總經理葛磊認為,因中國遊客日益成為一些國家旅遊產業的“強心劑”,從政府層面並不會對不文明行為有過多表示。但在民間,確實對中國遊客的行為存在一些微詞。“一些地方特別用中文注明了禁止的行為,指向性很強。”

折射旅遊文化貧瘠

  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刻畫、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對於刻畫、塗污或者損壞文物尚不嚴重的,由公安機關或者文物所在單位給予警告,並可以罰款,罰款數額為200元以下。有觀點認為,“到此一游”折射出旅遊文化的貧瘠。當旅遊文化已窮到“到此一游”境地,令國民的旅遊休閑質量與品質情何以堪。國人應該學會如何享受旅遊的樂趣、收獲旅遊的多彩,進行有品位的休閑。(時間:5月27日 來源:新聞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