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轉基因“污染”大米,誰來擔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9 22:09:32


  近日,央視《新聞調查》對非法轉基因大米進行了追蹤。調查揭示:在湖北一家大型超市,隨機購買的5種大米中,竟然有三種被檢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並且,武漢多地銷售且種植轉基因稻種,種子源頭成謎。且有出口大米製品的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透露:轉基因大米已經擴散,很難收回,一發不可收拾。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帶的大米,大部分被轉基因“污染”掉了。

  調查很曲折,可惜並未追蹤到非法轉基因大米的種源。不過,透過調查,卻可以很清晰地看見:非法轉基因大米,正在嚴重“污染”著民眾的餐桌。這絕非危言聳聽,無論是從市場的隨機抽查,還是大米出口企業的反饋,都足以說明:“危機”,已然存在。

  當然,這裡所說的“危機”,並不是說轉基因大米造成的傷害結果有多嚴重。轉基因食品之於人類,到底是福是禍,還處於科學論證階段。轉基因大米是否安全,也尚無確切的答案。目前,唯一可確定的是:中國政府從未批准任何一種轉基因大米的商業化種植,也沒有批准轉基因大米的進口。也就意味著,稻種的擴散、非實驗性的種植、市場的流通,都是非法的。

  這種確定,恰恰印證了一個事實:國家遲遲未授權,說明對轉基因大米的安全性依然不確定。讓安全性未被確定的轉基因大米流轉於市場、出現在餐桌,就是一種威脅。無論如何,人們不能在不明真相中,充當測試轉基因大米的“小白鼠”。這種不確定,便是“污染”,便是“危機”的來源。

  安全性存疑的轉基因大米“污染”擴散,是可怕甚至恐怖的:若被證明是安全的,倒也無妨;萬一存在不安全因素,那對民眾健康甚至人類安全,則是場災難。國家層面對於轉基因技術應用於糧食生產慎之又慎,正是因為安全性上的不確定未被消除。可是,為這種不確定流入現實而設防的法律和制度,顯然被某些力量輕易突破甚至攻陷了。

  被法律所禁止的轉基因大米,為何出現?種源即是禍源,技術保護不周全是禍首。轉基因算是高端的技術,為何被洩漏、擴散。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嚴造成的遺患,還是利益驅使下有意洩漏?應該明察。而從央視的調查中可看出,隱蔽的轉基因稻種銷售,很可能存在著利益鏈。“抗蟲稻”受農民歡迎,或是種子公司為短期利益,而枉顧安全和後果的驅動力所在。

  如果說,種源的洩漏是前端的失控,那麼非法轉基因大米得以進入市場,則是後端監管的失職。轉基因大米“污染”市場,為什麼監管部門毫無知覺?中國出口歐洲的大米製品頻繁被檢出含有轉基因成分,已然是最明顯的警示。可現實卻是,非法轉基因大米進入市場暢通無阻,以至於“污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無論關於轉基因的爭論如何僵持,面對非法轉基因大米“污染”的“不可收拾”,國家層面不能隔岸觀火了。首先,應該查明種源並徹底鏟除,避免擴散種植;其次,則是加強檢測和監管,查清有多少轉基因大米流入市場;再者,則是要盡快以科學的態度對轉基因大米進行風險評估,消除對安全性的不確定。唯有監管盡職,民眾的餐桌,才能免於被流毒的厄運,而民眾的軀體,才能避免成為“小白鼠”。

  轉基因,是可以探討和爭論的技術命題;但禁止非法轉基因大米擴散,卻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問題。任何科技應用,只要事關人類健康和安全,在不確定尚未消除之前,都應該警惕,嚴格處於法律禁止和監管約束的範圍之內,決不允許洩漏流通,更應避免被資本利益綁架利用。因為,隱藏在不確定中的隱患,是民眾健康甚至人類安全無力承擔的風險和代價。(來源:重慶時報 作者:時言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