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告別黃金周也不是什麼壞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30 11:41:51


  帶薪假還是黃金周?這似乎成了一個哈姆雷特式難題。假日辦雖然走了,休息休假權益上的糾結,始終歷久彌新。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的建議,被標題黨斷章取義,因為再是腦抽的專家,也不會在既有語境下,呼籲在假日數量上面做減法。事實上,蔡教授表達的意思並不新鮮——取消黃金周、假期改為1天,前提是落實好帶薪假制度。

  追溯黃金周的起源,類似“四萬億”刺激政策一樣,本就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特殊政策。2000年前後,東南亞金融危機,外貿受損,發展旅遊產業穩增長,成了應時之需。要旅遊,就要有時間,於是黃金周應運而生。考慮到黃金周集中出行帶來的交通、安全等公共問題,國家還專門成立了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

  只是,黃金周的弊端日益凸顯。它就像一個暴飲暴食的人,雖然“七天樂”很爽,總歸不是健康常態。堵成一鍋粥等亂象,更是司空見慣。正因如此,相關部門一方面取消了“五一”黃金周,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假日新增為法定節假日;另一方面,自1995年帶薪休假從被寫入《勞動法》之後,國務院第一次頒布了關於帶薪休假的細則性規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一個共識日漸清晰:中國旅遊產業的發展,不能靠黃金周這道甜點來充饑。

  數字勝於雄辯。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今年國慶黃金周的旅遊接待人數、旅遊收入將創歷史新高;但出境游增幅將大幅超過入境游,今年中國出入境旅遊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已成定局。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的旅遊收支自2009年由順差轉為逆差,2012年逆差額超過德國,成為全球旅遊收支最大逆差國。這些數字說明幾個道理:一是逆差太大,拖累國際收支平衡,影響旅遊產業轉型;二是逆差的背後,揭示了一個真問題:中國旅遊業的紅火,是有錢有閑人的遊戲,而更多工薪階層,並沒有成為旅遊內需的主力軍。從數值和國際標準來看,中國人均GDP已進入中等偏高國家行列,旅遊業按理不應該是外熱內冷的狀態,那麼,“有錢無閑”顯然是重要肇因。於此而言,轉變集中放假模式、走向分散休假狀態,這是經濟轉型或權益落地的必由之路。

  告別黃金周也不是什麼壞事。當然,這裡有兩個前提:一是自上而下的帶薪假能從紙上畫餅兌現為民生實權;二是國內旅遊業能擺脫門票依賴,不以暴利嘴臉惡心遊客。今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黃金周還是帶薪假更適合旅遊業發展,確實是焦點議題。當然,也許告別經濟思維、回歸人權屬性,告別黃金周與否的辯論,才會洋溢著應有的人文溫情。(來源:光明網 作者:鄧海建 本文略有删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