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與其“攀親”,不如老老實實謀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7 17:38:25


  在學生中宣傳諾貝爾獎得主埃裡克•白茲格,這無可厚非;不僅沒錯,而且值得鼓勵——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榜樣。事實上,這是學校鼓勵學生成長進步的常見一招。君不見很多校園都矗立著古今中外偉大科學家的雕塑?

  蚌埠一中這次被“火爆”圍觀,關鍵不是因為埃裡克•白茲格這個科學家,而是“女婿”這個詞。這個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親切的稱呼,“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點燃了網友無限的娛樂熱情。

  埃裡克•白茲格算不算蚌埠一中的“女婿”?如果不考究嚴格的“血緣”關係,這個“親戚”應該沒有攀錯,畢竟埃裡克•白茲格的老婆確實師出蚌埠一中。問題在於,早不攀晚不攀這個“親戚”,偏要趕上人家獲諾獎時。那麼問題來了,攀“親戚”哪家強呢?蚌埠一中的選擇告訴我們,攀“女婿”比攀“女兒”強,而攀“諾貝爾獎”又比攀“女婿”強。說到底,蚌埠一中攀的既非“女兒”,亦非“女婿”,真正攀的,應該是諾貝爾獎,要不埃裡克•白茲格獲獎之前幹嘛不去哈人家?所以,這所學校其實在告訴大家:我們跟諾貝爾獎也是有關係的,而且是親戚關係!

  有這種心理很正常,在中國社會,拉關係、拜碼頭是種常見的處世方式。大家還記得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吧。當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阿Q也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因為“這於他也很光彩,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有些肅然起敬”。

  很多國人身上有阿Q精神,這恐怕無須多論,可筆者一直以為,這是在批判作為個體的人,而從蚌埠一中的攀親舉動來看,其實作為一個集體、作為一個堂皇的單位或機構,有時也是有阿Q精神的。阿Q精神雖潛伏或活躍在很多人身上,當一旦有了適當的契機,大家還是忍不住拿他人身上的“阿Q”取笑一番,娛樂一番,甚至狂歡一番。蚌埠一中被圍觀就是例證。

  也許事情之初,蚌埠一中在“借機宣傳該校優秀學生吉娜”時,本意並非攀個諾貝爾獎得主這個“親戚”。不料這是個互聯網時代,網民的娛樂精神實在無與倫比,瞧,這不都上來圍觀了。不過卻不見網友的“肅然起敬”,只有滔滔不絕的吐槽。

  假設蚌埠一中打出的標語不是“熱烈祝賀我校女婿埃裡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而是“熱烈祝賀我校校友吉娜榮獲×××獎”,這圍觀吐槽還會有嗎?筆者相信隨之而來的應是貨真價實的“肅然起敬”。

  “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蚌埠一中這個事告訴我們,學校還是要老老實實地謀事,無論是教學,還是宣傳工作。如此,才能教育學生老老實實做人,今後走上社會,才會老老實實幹事創業。(來源:惠州日報 作者:袁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