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繼承傳統是傳遞火種不是膜拜灰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15:36:42


  魯迅先生把二十四孝的故事分成了三種,一種是可以勉勵效仿的,比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之類。還有一種恐怕會有性命之虞,比如說“臥冰求鯉”。再有一種是魯迅先生反感的故事,比如說這個“郭巨埋兒”。魯迅說:“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麼,該埋的不正是我嗎?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魯迅寫的是自己小時候對二十四孝的感悟,因此讀來有趣,然而正因為是小孩子的想法,才把被我們這些成人所忽略了的不合理甚至恐怖之處寫了出來。說到底,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把孝的觀念通過比較極端的故事包裝起來,再搭配上因果報應的理論,讓人們產生敬畏感。

  如果試著分析孝道產生的原因,我想首先和古代的生產力低下、物質匱乏不無關係。那時候人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當你喪失勞動力之後怎麼活著?實際上在那個年代,整個世界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比如日本導演今村昌平的名作《楢山節考》,講的就是古時候,日本信州深山的一個小村子裡,由於貧困沿襲下來的傳統是,活到70歲的老人要被長子背到楢山上丟棄(曰“參拜楢山神”)。這就是基於食物短缺而產生的文化。而西方中世紀也有殺女巫的文化,據今天的學者分析,當時女巫被殺害的數量跟糧食緊缺程度是相關聯的,豐收年就殺得少,災年就殺得多,結論是,這是打著宗教旗號消滅女巫這樣不直接產生實際效益的“財政供養人員”,節約口糧的辦法。

  而中國人想到的辦法是互助,最基本的當然是家庭互助,所謂“養兒防老”,讓撫養和贍養形成雙向的義務,而再往上就是宗族互助,以血緣為紐帶形成熟人社會。而在鞏固這種關係的過程中,孝道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以強大的道德力量告訴子女,孝敬父母是極其高尚的行為,而棄養父母則是天理不容。客觀地講,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中,孝道對於人的生存而言,是具有正面意義的,而且順應了父子人倫的天性,比起西方和日本的一些處理方式,顯然既善又美,值得弘揚。當然,那個年代的人做事情都不可避免地借助了神明的力量。

  然而孝道在解決生存問題的同時,卻也帶來了極大的副作用,那就是上對下的控制,所謂父母之命。在百善孝為先的傳統裡,父母對於子女形成了絕對控制權,能夠掌控子女的婚姻、事業,乃至人生。在古時候,父殺子和子弑父那絕對是性質不同的兩種罪行。然後我們發展出了三綱的觀念,這顯然是孝觀念的延伸,從而構成了森嚴的上下等級社會,任何人都不能越雷池一步。也就是說,古代社會的孝道,是以失去自由、甚至是生命為代價的。這種強制力已經超越了生存的考量,而是以“父子”與“君臣”相對應的方式,成為傳統社會維持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

  有壓迫就必然會有反抗,民間的各種傳說、戲文證明了這一點,比如七仙女的故事、梁祝的故事,無不在謳歌愛情,反抗父權。當然到了近代中國,一方面,西方的文明思潮進入中國,給傳統文化造成巨大衝擊;另一方面,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傳統的生產關係—以血緣維繫的宗族社會存在的意義也就不斷被削弱。當一種文化觀念的經濟基礎已經動搖,當接觸了更為先進的思想文化之後,人們也就不願再忍受傳統文化對人性的巨大禁錮了。以轟轟烈烈的新文化(300336,股吧)運動為代表,不僅僅是孝道,整個傳統文化都遭到了全面批判。而到了新中國,傳統文化又經歷了一場更加徹底的衝擊,造成了文化的斷裂。

  我們都清楚,傳統文化裡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我們也不斷聲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其實我們並沒有給傳統文化這個機會,換句話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始終缺乏一個現代化的過程。想想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曾經要血腥野蠻得多,那個年代也被稱作黑暗的中世紀。不過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宗教改革,基督教文明被迫不斷與時代相適應,在馬克思•韋伯看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成功是具有相關性的。而我國其實缺乏一個這樣的過程,要麼全盤拿過來,要麼全盤丟棄掉。當然,在新文化運動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有一批學者堅信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仍有價值,謀求解決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問題,比如新儒家。但顯然,他們的工作尚未完成。

  如今,國學熱又開始流行,然而這樣的流行,夾帶了太多功利和商業的氣息。這裡面沒有我們想要看到的批判和繼承,基本上屬於泥沙俱下。或者說,這種流行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粗陋的變現行為,是披著傳統文化外衣在兜售成功學和心靈雞湯。而這其中的某些觀念,與現代文明嚴重相悖,甚至是反人性的。而一種文化以“讓人難以接受”的面目出現,其結果很可能是再度被拋棄,這對傳統文化本身也是巨大的傷害。用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話來說就是:繼承傳統意味著傳遞火種,而不是膜拜灰燼。

  最後回到孝道上,時至今日,隨著社會保障體系和金融市場的日趨成熟,孝道背後“養兒防老”的現實作用已經大大削弱了。這時候的恩情不應該再是摻雜了功利目的的所謂“市恩”,它應該是發乎內心的情感互動。也許這樣的期盼太過理想主義,但無論如何,現代社會維繫親子情感的力量,絕不應該來自“郭巨埋兒”這類講究因果報應的恐怖故事。(來源:新文化報 作者:牛角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