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每個人都要和霧霾算算“私人恩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4 12:00:51


  這兩天,手機和網頁被瘋狂地刷屏了。沉寂許久的柴靜以一部長達103分鐘的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橫掃中國自媒體,僅僅一夜瀏覽量就破億,成為2015年初最具話題和爭議性的事件。包括國家環保部部長在內,無數的贊美和敬佩之聲汹湧而來。當然,也有質疑和批評的聲音:柴靜說拍這部片子是一位母親和霧霾的“私人恩怨”,其客觀性引人懷疑。另外,也有人指責其抹黑中國工業,為某些行業爭取利益和炒作自己。

  同樣一部片子,有人看到光明,有人看到黑暗;有人看到公心,有人看到私心。問題是,在這部全景展現中國環境污染的鏡頭裡,我們究竟該關注霧霾之害,還是關注作者拍攝動機。

  有人認為,抨擊霧霾不能有私人恩怨,這不是柴靜一家的事,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事。這道理誰不懂呢?我們習慣倡導大家的責任,環境是大家的,要一起愛護;文明是大家的,要一起遵守。那大家又是誰呢?不可否認,倘若不是因為孩子未出生就患癌,柴靜或許不會動這個“私心”去關注霧霾。她不拍這個片子,也就沒人罵她動機不純了。那麼,個人不做,又何來大家做;個人無感,又怎麼形成大家的共識。上億人圍觀霧霾話題,連赴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一下車就抬頭看天,穹頂之下誰和霧霾沒有“私人恩怨”般的切膚之痛呢?放到每個人身上,這是私心,匯聚到一起這就是公心,這就是共識。

  柴靜的霧霾調查只是拋出了一個話題,所以無需神化也無需抹黑。集體仰望天空固然可貴,但絕不能低下頭又淹沒在人群中。我看到許多人在傳遞一個電話號碼:12369,環保舉報熱綫。霧霾是公敵,必然是私人的敵人。當看到污染就舉報成為每個人的習慣,當堵污染、防污染、遠離污染的行動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這種“積小流成大海”的力量,才能真正淨化我們的呼吸環境。(來源:金陵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