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柴靜打了誰的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4 12:02:52


  已離開大陸央視半年的中國調查記者柴靜,自掏百萬元,獨立製作了以空氣污染為主題的紀錄片《穹頂之下》,關注中國的霧霾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全片103分鐘,帶入了一個母親的角色,不停追問“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麼辦”。“霧霾”一詞,儼然已成為2015年全國“兩會”前夕最“衆口味”的詞,形如美國學者凱爾納筆下的“媒體奇觀”。

  為何《穹頂之下》會一火如斯?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紀錄片激發了每一個人,至少是每一個在中國待過的人的共鳴,因為人人要呼吸;還是因為年近40的柴靜從業20年來個人品牌的一種沉澱。

  早在2011年底,霧霾問題或者說PM2.5問題,就已真正為中國公衆所關注,數年來官方蹣跚前行,成果寥寥,如今關注度反大不如前,每年的霧霾天也並未就此減少。此次由一個民間人士再次完成令全民聚焦的過程,多少有點令人尷尬。

  中國的立法者、執法者、科研機構、公共媒體、企業,如果有心,他們均能在紀錄片中找到自己怠惰、怯懦、短視、愚蠢的一面——因為有部門反對,所以在法律中不寫明監管者究竟是誰;因為沒有寫明誰監管,所以執法時互相推諉,“沒有牙齒”;因為企業牽涉到大量就業,所以就到了“不能關停”的地步;部分公共媒體,包括柴靜的老東家央視,寧願配置大量資源去做類似“東非大遷徙”這樣的節目,也不敢對霧霾來一次“傷筋動骨”的調查……

  可以預計,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紀錄片將會如影隨形,將相關機構逼入死角,直至它們亮出底牌。“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都將成為2015年檢驗相關機構誠意的試金石。

  遺憾的是,現在仍有不少人,或拿私生活,或拿動機,來指責柴靜,頗為舍本逐末。上世紀60年代身患癌症的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寫了《寂靜的春天》一書,引發了全世界對環保事業的關注。今天柴靜,所做的這件事情,在中國而言,有同樣的價值。

  剛履新的中國環保部長陳吉寧,第一時間已“完整地看了”紀錄片,並致信柴靜感謝她“從一個特殊角度……喚起公衆對環境的關注”,這不就是普羅大衆希望的效果之一嗎?(來源:美國《僑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