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校網店“賣”畢業生,別急著棒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4 23:01:51


畢業生在自己的照片墻下合影
  開網店賣貨常見,可“賣”人呢?據新京報報道,昨日有電商平台新入駐“昆明學院人才店”,在該網店首頁,65名身著統一白色T恤的大學生呈現眼前,他們被分為四種人才類型,分別是“制造2025型”、“互聯網+型”、“集合精英型”,而每位畢業生“標價”1000元。報道甫出,輿論嘩然。

  以開網店方式來“推銷”畢業生,確實是另辟蹊徑。雖然也有人質疑這是把學生“商品化”“物化”,但這只不過是把綫下校園招聘放到網上——傳統的校園招聘,通常是學校把用人單位請進校園,再由學生與其見面,而該“人才店”則把學生進行網絡展示,若用人單位願意“購買”可牽綫實現供需方見面。

  在我看來,大學為了促就業不拘一格,實現渠道創新值得推崇。而其鮮活價值,也昭示著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改革的方向:大學理應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做到對人才和用人單位的精准推薦。

  對網店“賣”畢業生的做法,輿論普遍擔心:會不會洩露學生的隱私,學生沒被推薦出去卻被騷擾;這是否只是學校就業工作噱頭。這并非多慮,但從涉事高校“人才銷售”流程安排看,已做得挺周到:它看似因循了網絡購物流程框架,但其實和用人單位在網上發布信息、學生自主投簡歷,或由學校審核後推薦給學生,實質一樣,最終都指向供需對接。

  其後效如何,尚待觀察。從目前就業形勢看,有的用人單位可能不會去網上“淘”人才。但網店“賣”畢業生的方式本身就具廣告效應,拓寬了畢業生“找工作”路徑,也能幫助用人單位“精准打點”。與之對應,大學在“推銷”學生過程中,也可了解社會對本校學生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學校辦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形成本校特色。這裡面,高校招生就業處“客服”做得如何,尤為重要。

  這其實就是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工作:表面上看,把人才信息掛在網上,用人單位據此“選購”學生,程序很簡單,但要“成交”需要深入溝通、了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就業負責老師須將服務做得更細致,怎樣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實現畢業生、用人單位供需接駁,不可或缺。這種個性化就業指導,在高校就業服務體系中是長期缺位的。按照教育部對高校就業指導的要求,應屆畢業生與就業指導老師的配備比通常為1:500,這種力量配備下,相關老師就連登記信息、處理檔案也來不及,更不要說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了。

  假如“網店賣畢業生”能倒逼出個性化就業指導,無疑能在示範效應中帶動更多企業在就業指導水平上改進。對涉事學校來說,若只是把學生的圖片批量處理上傳,沒有個性化客服,其“生意”恐怕也難紅火。

  說到底,網店“賣”畢業生,是實行個性化就業指導的網絡嘗試,它的渠道拓展、模式創新,對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都是種啓迪:在畢業生就業難的大形勢下,高校不應固守“等靠”的僵化模式,而應多動腦筋,實現個性化的提升。(來源:新京報 作者:蔣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