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助學成陷阱,別讓“偽公益”灼傷愛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9 08:38:11


  為什麼王傑披著公益的外衣能橫行如此之久?一個沒有注册的組織,長期打著公益的旗號,當地民政部門是不是該承擔一定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在九年的時間裡,王傑此種惡行不是一時之念而是一種長期的猖狂,那麼在他得意忘形的時候,難道真的沒有人察覺?受害者的學校,對這樣的資助,是否存在失察之責?種種疑問,需要當地政府給出答案。

  一個王傑的橫行,反映出當地正常資助渠道不足。對於貧困山區的孩子而言,倘若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機會,會有這麼多人輕易受制於這麼一個惡人?新聞中提到某老板來百色,有吃有喝還有女生陪,顯然,在王傑的猖狂背後,部分被害女生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也起到了一定的配合作用,而這歸根結底不是因為這些女生缺少反抗意識,乃是因為大山深處的困窘現實,逼迫這些未成年人不由得吞下這枚帶著刺的助學果。

  助學應有助學範,王傑事件灼傷善良人的內心。應該肯定的是,社會不乏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比如此次發現王傑的助學者,正是他的積極觀察,揭開了這一個戴著公益面具的魔鬼真面目。然而,不是所有的愛心人士,都像這一個愛心人士一樣,有如此精力和能力去追蹤調查一個公益組織的資質與實情。更多的愛心人士,只能憑借一些基本的印象,比如當地新聞、對方官網等進行選擇。

  從這個方面來說,識別不合格的捐助渠道,別讓捐助資金成了某些“公益”機構侵害捐助者的後盾,本該是政府公共部門的責任。當地政府公共部門須加強對公益組織的管理,把力量下沉基層,了解和掌握那些公益組織的情況。創造條件,吸引靠譜公益組織入駐;加強監督,及時取締涉嫌違法的公益組織。當人們的愛心有制度力量兜底,公益組織的活動得到應有的約束,如王傑一類的人還能如此囂張嗎?(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楊興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