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誤導觀衆博眼球 “化學”招你惹你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4 16:43:03


  為凸顯“天然”,就站在“化學”的對立面上,電視廣告中某本土化妝品牌反複說的一句“我們恨化學”的廣告語引來罵聲一片。近日,北大教授周公度請學院幫忙遞交一份聲明,稱要針對這則“壞廣告”狀告CCTV-8,認為其內容毫無基本科學素養,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要求立即停播。

  在這段僅有15秒的廣告中,“我們恨化學”這句話被連喊三遍,直至用這五個大字占滿屏幕,隨後出現的則是該化妝品牌“專注自然護膚”的宣傳語。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它給人們創造出一對看似對立的矛盾概念,那就是“化學”和“自然”,并把它們旗幟鮮明地放在了“愛憎”的兩端——即“愛自然,恨化學”。在這種衝突性語境中,雖然并沒有直說,但也能讓人們自然而然聽到這種“恨”背後的弦外之音,那就是“化學的是不好的”。

  近年來,“化學”一詞正在被三聚氰胺、蘇丹紅、塑化劑等涉及違法添加物的新聞事件變得“妖魔化”,對一些人來說,所有的商品都恨不得與化學劃清界限,聲稱自己是純天然的,不包含任何化學制品。而人們的這種誤解到了商家那裡,就成了可以利用并大加宣揚的賣點,仿佛“天然”就象征著健康和活力,而“化學”則代表著疾病和污染。殊不知,一切生命的存在都依賴化學,現代醫學鼻祖、瑞士醫生巴拉塞爾薩斯也說過:“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有悖於科學。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無一不和化學息息相關,這門給人類造福無數的科學,已經遭受了太多無端的指責與曲解,而這一次更是被“黑”得冤枉。

  如果單從廣告策略來說,“出位”的創意往往更容易引起爭議,而有爭議就有關注,有關注就可以算成功。該廣告創意的策劃人在一次采訪中就曾表示,他們這次是選擇了“樹敵”的策略,通過制造衝突、搶占眼球和制造爭議來更深刻地占據消費者的心智和認知。僅從這一點上看,這則廣告的效果算是達到了。然而,廣告在博人眼球的同時,如果直接或隱含地傳遞錯誤的觀念,甚至誤導消費者,那就不對了。就像在他們所強調的對“化學”的恨,便是公然而持續不斷地強化人們腦海中對“化學”的非理性恐懼,從而引導消費者作出傾向於排斥“化學”的選擇,顯然是一種誤導。況且,所有的化妝品都有化學成分,該產品宣稱與化學無關,同樣也是一種誤導。

  廣告要宣傳產品沒有錯,但廣告在追求商業目的的同時,也在用文化價值和文化觀念對人起著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優秀的廣告,應該能對人類普遍認同的健康的價值觀有所引導和傳播,而不是僅僅為了販賣創意不惜違背科學精神,用“毀三觀”的東西來博人眼球。(來源:每日新報 作者:楊鬱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