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探討“虛假大學”最應探討監管失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4 15:25:06


“虛假大學”(漫畫)
  據《法制晚報》報道,近日,民間高考資訊服務平台“上大學網”發布了《上大學網第五批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共揭露全國73所虛假大學,其中北京有23所上榜。記者追訪發現,北京有11所虛假大學留有電話,但打過去要麼無法接通,要麼空號。記者登錄部分“野雞大學”官網發現,這些網站內容要麼抄襲其他高校,要麼并無實質內容,還有一些網站多年未進行更新。

  竟然有73所虛假大學存在於我們身邊,這不能不讓人吃驚。但倘若觀察得再仔細些,一些虛假大學的常年存在,無疑比虛假大學本身更值得關注。為什麼被媒體反複報道後,這些李鬼式大學還能堅挺不倒?為什麼它們還有著數目可觀的生源?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能被厘清,那麼對於虛假大學的治理,就很難說能够真正深入與徹底,它們也自然會再次出現到虛假大學名單中。

  一切所由何來?我們注意到網上的一種觀點是,虛假大學的經年存在,主要是因為社會中長久不衰的文憑意識,所以治理力度再怎樣強大,亦無法杜絕那些“熱愛文憑者”掉入虛假大學的陷阱。不能說觀點毫無道理,但它卻有些似是而非。在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裡,追求文憑和學歷是一種錯誤嗎?按照這種觀點的推論,要讓虛假大學消失,主要責任其實在於受騙者,而它經得起推敲嗎?

  討論虛假大學最應該探討什麼?顯然依舊是監管問題。報道中的一個細節是,記者在上海采訪中,對於虛假大學現象,被假冒的大學表示自己“很無奈”,教育部門則表示無管轄義務,公安部門則強調無報案難受理——這不免是一個悖論:對於明顯涉嫌欺詐的虛假大學,它竟然處於某種監管真空中。監管真空是怎樣發生的?如果說一次的行騙得逞具有偶然性,那麼多年間同一個學校相似的行騙手段也能够成功,就只能驗證相關治理的發力遲緩。無嚴厲的懲戒,那麼行騙難免“屢禁不止”。

  在所有的社會行騙手段中,虛假招生其實是危害性極大和不能延續的一種。因為它欺騙的是那些剛剛畢業的高中生,賠上的可能是這些年輕人的四年,乃至一生的前途。而一個有希望的社會,最不能辜負的就是年輕的面孔。唯願“虛假大學預警名單”不再在下一年出現,唯願監管者出台切實行動,走出當前“只能預防”的虛假大學治理困境。(來源:青年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