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什麼偏偏是華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30 11:23:00


  《深圳經濟觀察》的報道《不要讓華為跑了》這幾天極熱,後續的新聞和引發的評論紛紛。其中,《創業邦》的報道《跑掉的僅僅是華為?》開始了一一點名,同樣在“逃跑”的,還有:深圳規模最大、出口額最高的工業企業深圳富士康已經停止招募正式工;複興通訊深圳生產基地的大部分將搬家至河源;國際半導體大廠高通,2016年春節開工就會商計劃將辦公室遷往廣州,實驗室和工作室搬到東莞;深圳起家、風口上的無人機老大大疆科技,選擇東莞建設全球研發和銷售中心;巨無霸央企中集集團的集裝箱總部將搬遷到東莞……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讓媒體特別報道、引發輿論高度聚焦的,偏偏是華為?

  或許是巧合,但一定有必然。因為,企業根據資源要素擇地發展,本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現象。事實上,一系列“逃跑”計劃的同時,也有遷都深圳的案例不斷發生。從去年底到今年春季的若幹新聞:樂視,智能終端總部將搬至深圳;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遷出北京,落戶深圳;蘋果華南總部,落戶蛇口;阿裡巴巴集團規劃的國際運營總部與商業雲計算研發中心,落戶深圳後海;恒大總部包括諸多新業務板塊如恒大健康、恒大金融業等遷往深圳……而華為的行動,也只是把終端生產部門外遷,研發和銷售包括總部依然在深圳龍崗。於是,還是要問,為什麼偏偏華為的一個動作,能够讓媒體特別報道、引發輿論高度聚焦?

  所以,且慢說深圳,還是看看華為先。在中國的企業圈裡,華為一貫有著不一樣的做派,俗話說——特別“軸”。這個“軸”,體現在兩處,一則“就是不幹”,包括堅決不上市不炒股票,包括堅決不跨界不涉房地產,而這兩點,本是做大了的企業們千方百計也要殺進去的領域;二則“就是幹到底”,比如堅定不移28年只對准通信領域這個“城墻口”衝鋒,比如堅定不移28年投入年營收的10%用於研發,注意是年營收而非年利潤。這個“軸”,也同樣體現在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在對互聯網思維的一個基本觀點:“一定要相信汽車必須是汽車,金融必須是金融,豆腐必須是豆腐……”如此“軸”了28年,華為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企業。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華為,在國際上被視為中國制造的品牌標杆,在國內被當成中國制造的脊梁之一。站在世界之巔的華為和任正非,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卻如是回答:“互聯網和工業4.0時代,華為要做一名老實的‘工匠’”。還真是“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