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治霾神器”豈能成為“公帑神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9 17:07:21


  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日益被重視,以及PM2.5概念的流行,霧炮車也火了起來。多地采購了這一新型工具上路,霧炮車也逐步以“治霾神器”的面貌為公衆熟知。

  霧炮車的“治霾神話”,恰恰是某種民生之痛和現實弊症的真實反映。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明知“神器”未必“真神”,可為什麼許多城市“甘願中招”,讓“治霾神器”成為“公帑神耗”?

  當霧霾成為“心肺之患”之時,各種各樣的“治霾神器”粉墨登場,正是應了那句“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商機”的老話。只是,像霧炮車這樣的“神器”,其心理慰藉多於真實效用,非但趕不走“十面霾伏”,而且浪費了大量的公共資源和財力。這樣的“旁門左道”顯然不是治霾“正道”,還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假象與錯覺,實屬“地方本位主義”的懶政表現。

  霧霾之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盡管絕大多數人都已意識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而且這幾年各地治理環境的熱情不可謂不高、力度不可謂不大,“大氣十條”、藍天工程、“史上最嚴”治霾行動一個接一個,可是霧霾高發的態勢卻毫無緩解趨勢。追根溯源,在源頭治理上,我們既缺少鐵的制度和綜合手段,而且還停留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和“單打獨鬥”的層面,更未形成對“霧霾圍城”追責的輿論氛圍與制度建構。

  一個基本共識是,呼吸“好空氣”需要“知行合一”,既靠政府“給力”、區域聯動,更靠公衆主動作為、合力互動。事實上,每個人少開一天車、少用一度電、少一些生活中的浪費,都是在為節能減排、生態保護做貢獻。能做的事情很多,關鍵要真行動。只有真正將生態文明理念轉化為科學、綠色、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始終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以小作為推動大作為,以保護小環境推動保護大環境,才能共同仰望藍天白雲、呼吸清新空氣。

  只有公權對“霧霾圍城”問題增大痛感與壓力,政府才能藉以心中有底,并施以最有效的綜合應對之策,標本兼治才能真正化為現實。從這個角度來講,面對大氣治理,還是少一些“治霾神器”的熱衷,多一點務實踏實的應對。只要政府、企業、公衆始終把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生命綫,在治理上“多點包抄”“對症下藥”,打出組合拳,打好持久戰,就一定能推動“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夢想成為現實。(來源:淮北晨刊 作者:徐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