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頤武:“返鄉記”的底綫是真情實感、切實觀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1 10:18:31


張頤武:寫東西很難沒有主觀立場,但關鍵要有平實的角度,客觀的想法。
  北京晚報:您關注文化和傳媒很多年,為什麼“返鄉記”在這幾年特別火?

  張頤武(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一方面,中國社會的變化非常豐富和複雜。城鎮化、城市化進程迅猛,不少人對農村和一些三四綫城市的了解相對隔膜。另一方面,由於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平台很活躍,回鄉的寫作者(不僅是媒體記者),甚至任何一個人寫作返鄉記後都能發表出來,寫作門檻也變得更低了。

  最關鍵的是,很多人對三四綫城市或農村社會的一些真實情況并不熟悉,希望通過返鄉記看到。尤其是,不少城市的中產群體對這些內容很感興趣。潛在的讀者群有需要。當然,很多人回去後看到的景象和過去有了不少變化,又跟想象的不一樣,這種複雜的變化往往就帶來了寫作衝動。有人願意讀,有人願意寫,返鄉記就容易受到重視。

  北京晚報:網上有聲音批評一些“返鄉記”以偏概全、結論武斷,甚至是在故意“抹黑”鄉村。您怎麼看?

  張頤武:有不少返鄉記很客觀很實在,非常有價值,當然也有的是為了迎合眼球效應。在我看來,返鄉記最大的底綫應該是真情實感,是切實的觀察。返鄉後發現的情況可能有好有壞,但真實的情況往往也畢竟只是自己看到的情況,難免偏於一隅、只是社會的一個側面。當然,更不應該故意誇大或者編造。對於社會來說,只有衆多的角度匯集起來,才可以反映整個社會現實。如果看到一篇返鄉記就倉促下一些結論,也未必就客觀,就顯得過於誇張。看待返鄉記,一方面應看到它真實的一面,另一方面心態一定要擺正,沒必要把返鄉記作為觀察和了解現實的唯一渠道。因為還有許多不同的渠道和路徑來看三四綫城市和農村的現實。

  北京晚報:“返鄉記”的作者應該抱著怎樣的姿態去觀察和思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