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對待“假課文”要有“真”態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2 22:17:37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最近,一篇《校長怒了!還有多少假課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網上流行,再次引發了大家對語文課文的關注。說是“再次”,因為大家對語文課本的“挑刺”從來沒有停止過。就在三個月前,還有小朋友指出人教版教材關於宋代官帽的一幅配圖有誤。

  平心而論,教材有“刺”與讀者“挑刺”,都屬正常。教材的地位非常特殊,其人物或言辭,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可以說無出其右者。這一點,我們每個人,只要回憶下自己的成長歷程,相信都會感同身受。因為如此,教材當然得力爭盡美盡善。但是,“零誤差”的確也很困難。因為小到標點,大到故事,它不得不長期面對著全國人民的“挑剔”。

  這其實完全可以成為一段佳話:語文教材在全體人民“火眼金睛”的錘煉之下,輸攻墨守,不斷改進,終於鑄就了毫無瑕疵的精品。這樣的受益者當然是我們的孩子。但這需要一個前提:攻守的雙方,都持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善意。

  相對於匿名批評狀態的“網友”,教材的編者理應理性。因為無論“挑刺”者如何誇張或者作秀,他們畢竟提出了一個“真”的問題;而如前所言,教材有小的瑕疵,本也無可厚非。但若被批評者裹挾進情緒的泥潭,諱疾忌醫,反倒會成了問題。

  目前專家的回應,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教材可以批評,但不要拿來炒作;二、有些修改可能“會牽扯到歷史深處的東西,……要由專業的機構、權威的專家經過反複的、嚴謹的考證”;三、有些修改是為了“適合教學的需要”;四、比如兒童文學作品,很多就是虛構的;五、小故事屬於文學作品,可以適當虛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