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顔寧赴美任教 人才國際流動對中國是機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2 16:33:05


  近日傳出消息,世界頂尖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顔寧將辭別清華,赴美國就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隨後網上流傳一篇《清華才女顔寧教授為何負氣出走普林斯頓》的文章,稱顔寧因連續兩年未拿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科研項目,負氣出走。

  很顯然,顔寧赴美任教被視為國內人才流失的一個證明,暗示人才對國內環境的不滿。但有證據表明,顔寧并不是拿不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科研資助。10年前她從普林斯頓學成回國執教清華,迄今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有6項,經費超過800萬。她坦言,她對自己在國內取得的科研成果很滿意,對多方面的支持很感激。

  一名世界頂尖科學家從中國流動到美國去了,就事論事地說,似乎是中國的“人才流失”。但放在全球化的大局中去觀察,這只是國際間人才流動的個案,這種人才流動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必然,總體而言很正常,我們不必大驚小怪。

  中國一直是人才在國際間流動的受益者。自1978年至2012年底,中國出國留學人員達到264萬,而留學回國者達109萬。走出去、送出去學知識,請進來報效祖國。正是通過這種“留學—歸國”模式,我們一步步縮小了中西差距,實現了科技、教育、企業研發等領域對發達國家的追趕。

  人才國際流動對中國有用,是因為歐美國家的教育、科研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對外人才交流實質是“西天取經”。落後必須老老實實向先進學習。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僅通過留學得到大量掌握西方科學與管理知識的“海歸”,而且引進了大量外資企業及其高水平管理者,這對於提高我國企業研發乃至企業管理水平發揮了巨大作用。

  全球化時代,人才在全球範圍流動與配置,這給中國“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可能和機會。“一戰”“二戰”使全世界大量頂尖人才流向美國,美國科技優勢由此牢牢確立。上世紀50年代回國的一批高水平科學家,成就了我們的“兩彈一星”。現在我們完全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擇才、引才、用才,加快國內科技進步,加快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上台階,增強國家綜合競爭力。

  有國內優秀人才流動到國外,未必就是什麼壞事。人才流動是雙向甚至多向的,沒有出去就不會有進來。中國的大學教授能够受聘為美國頂尖大學教授,說明中國正在成為一個“合格對話者”,意味著中美雙向人才流動的更大可能。人才國際流動是中國“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前提,流出去一個,可以引進更多。我們需要開放的心態和思維。

  中國有“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機會,不等於頂尖人才會自動地匯聚中國。人才的國際流動本質是市場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人才流入一國一地,是因為那裡有與其匹配的相應資源,比如資金、科研條件、文化氛圍等。栽得梧桐樹,方有鳳凰栖。我們應當創造條件,吸引并留住天下英才,爭取頂尖人才流動的“入超”。(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楊於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