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啓動“碳交易”有助減排大計
http://www.CRNTT.com   2018-01-02 18:54:45


  中國是全球碳(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在中國每年的碳排放量中,煤電企業所排的碳占到年度碳排放總量的50%還多。因此,碳排放市場交易從煤電行業這一排碳大戶率先下手,無疑抓住了中國碳減排的牛鼻子。

  時近年底,國內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再推一項新決斷。國家發改委宣布,以煤電行業為突破口,由部分省區試點4年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正式啓動,全國性碳排放交易市場即刻運行。

  中國是全球碳(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在中國每年的碳排放量中,煤電企業所排的碳占到年度碳排放總量的50%還多。因此,碳排放市場交易從煤電行業這一排碳大戶率先下手,無疑抓住了中國碳減排的牛鼻子。

  部分發達國家的碳排放市場啓動比中國要早,可因擔心影響選票,在核定最高碳排放量時不够硬氣,減排效果始終不够理想。所以,碳排放、碳市場、碳交易、碳金融等概念,不僅在中國,即使在已開設碳排放市場的發達國家,民衆也是一知半解的。

  碳排放交易體系的一般流程是:政府部門先監測煤電企業常年性碳排放數(當)量,然後核定該企業最高允許的排放量。該煤電企業若通過節能減排,實際碳排放量小於核定排放量,那麼,該企業沒用完的碳排放指標,就可拿到碳交易市場,賣給那些碳排放指標不够用的煤電企業。如此一來,政府核定的碳排放總量沒有被突破,減排措施給力的企業將得到一筆常年性的“減排獎勵”,而那些減排不力導致碳超排的企業,就得為此支付額外的排碳費用。這就叫“獎減罰超”,也即用經濟杠杆來倒逼煤電企業主動減排。

  在此過程中,政府對每家煤電企業核定的最高碳排放量是逐年收緊的,致使煤電企業的減排“永遠在路上”,以此來實現碳排放的逐年遞減。如果在條件成熟時,再分批次將重化工、建材等其餘七大類碳排放大戶,也納入至碳排放交易體系,碳減排的整體效果就更加顯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