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盜挖後再入市場?走私凍肉無害化銷毀需要更徹底
http://www.CRNTT.com   2018-05-18 10:59:29


  5月10日,有媒體報道稱,“雲南金平縣經無害化處理過的走私凍肉制品被群衆盜挖重新銷售,且雞翅、牛肉去向不明”,該報道當日即引發熱議和關注。11日,記者從金平縣政府新聞辦了解到,該縣連夜召開緊急會議,事件系民警撤離後附近村民撬開已凝固的混凝土,盜挖被填埋的走私凍品。目前,金平縣已成立專項工作組,對此次涉案的相關人員及車輛迅速展開調查處理。

  走私凍肉未經檢驗檢疫,衛生質量狀況不明,容易潛藏致病菌,食用後危害消費者健康,必須依法采取無害化銷毀處理。而村民盜挖被填埋的走私凍肉,乃是為了轉手倒賣獲利,令原本被填埋銷毀的走私凍肉,再次私自流向市場,且銷售渠道難以控制,給廣大消費者埋下巨大的健康隱患。

  據報道,為防止盜挖盜掘,金平縣相關部門在填埋的凍品中混入燒碱并使用混凝土進行覆蓋填埋,埋深近5米。可是在民警撤離後,附近村民撬開已凝固的混凝土,盜挖被填埋的走私凍品。而知情者透露,每次當地打私部門對查處的凍品進行填埋處理後,周邊村民就會進行挖掘,參與人數少則近百人,多則四五百人,已持續兩年左右。可見,盜挖不僅跟村民非法牟利衝動有關系,也跟此種處理方式太簡單,未能徹底銷毀走私凍品有關。

  由於走私凍肉的利潤空間很大,市場又非常暢銷,不法分子趨之若鶩,紛紛鋌而走險走私牟利。從打擊走私凍肉的角度看,要采取綜合手段加以管控,對走私凍肉進行嚴防堵截,不能讓其流入市場。而對於村民的盜挖行為,警方人力有限,很難長期蹲守看管,自然難以禁絕,倒不如改換無害化處理方法,斷了村民的念想,豈不是更好?筆者認為,除了對村民盜挖行為依法予以處罰,并盡快追查走私凍肉的二次流向,還應采取更妥善的無公害銷毀措施,對走私凍肉進行更為徹底的處理。

  目前,我國病死動物屍體及相關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方法主要有焚燒法、化制法、掩埋法、發酵法等,各有相應的操作標准和優劣特點,可以根據現實情況選擇適宜的方法。金平縣所采取的就是掩埋法,此種操作相對簡單,耗時短,能够快速處理大批量動物產品,但缺點則是分解時間太長,容易被盜挖後二次流向市場。

  2015年11月,貴州省貴定縣將非法走私的520餘噸冷凍肉類進行了無公害銷毀,冷凍肉在破碎機中碎成小顆粒後,再經過氣化爐進行焚燒。這種全程封閉式處理方式,環保無污染,同時產生幾千度電,焚燒殘渣混出30-50噸水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認為,從斬斷村民盜挖源頭的角度看,對走私凍肉應采取更為徹底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基於成本和效率,可以考慮焚燒法,這不僅能够將走私凍肉完全銷毀掉,還能够發電、制作水泥等,可謂是廢物利用,一舉多得。(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江德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