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傳承傳統文化 等不得“且聽下回分解”
http://www.CRNTT.com   2018-09-17 18:42:43


  送走了單田芳這位全國聞名的表演藝術家,“評書四大家”就只剩下了兩位。民間有句話流傳: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這句話大概改編自葉夢得對於詞人柳永“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的評價,由此可以看出單田芳先生在聽衆之中的呼聲。

  “評書四大家”是聽衆對我國四位評書藝術家的尊稱,一談及這四位,有人就把相聲界的“帥賣怪壞”四字套用在了他們身上——袁闊成的帥、劉蘭芳的賣、單田芳的怪和田連元的壞。

  小時候十分喜歡聽這些大家的評書,可以說到了痴迷的地步。每次中午一放學,我就一路小跑往家趕。因為每天中午12點的時候,收音機裡都會准時播出評書節目。收音機裡的評書節目比眼下的影視劇還要火熱,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官員、百姓。沒有幾個人能躲開評書的誘惑。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評書節目不再僅僅是收音機裡的“語言的藝術”了,變成了電視機裡的“肢體的藝術”。那個時代,雖然是黑白電視機,雖然是不清晰的“雪花影像”,可是我們依然痴迷評書節目。評書的四大家,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歡樂。而如今評書節目已經成為了一段記憶,一段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有的記憶和情愫。

  文化方式多元化,娛樂方式多元化之後,評書這種曲藝形式漸行漸遠了,甚至連一個背影都沒有留下。以至於我們這代人所熟悉的評書四大家,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一本天書”。在媒體刊發了單田芳去世的消息之後,在網絡上看到的是一些說法:有人說,單田芳是誰?有人說,多有名的人死了,會引起媒體的如此關注?

  這一切證明,評書藝術已十分蕭條了。在媒體的評論裡,看到了很多這樣的標題:世間再無“且聽下回分解”;“且聽下回分解”無處分解;“且聽下回分解”將成為歷史。

  其實,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且聽下回分解”究竟該如何分解?筆者以為,一方面,評書藝術應該走進課堂,一如其他曲藝形式可以走進課堂一樣;一方面,評書藝術需要融入網絡時代,將精彩的評書片段通過新媒體發布出去;一方面,要創新評書藝術的方式,借助現代手段實現升級換代,比如可以配上動畫、場景;再一方面,要實現評書藝術的時代對接,除了要說些歷史事件之外,應該介入新時代的題材,就像電視機劇的內容那樣,多些老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的味道。

  傳承傳統文化等不得“且聽下回分解”,我們理應從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拯救“且聽下回分解”。(來源:江海晚報 作者:郝雪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