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今年“雙十一”會交出一份怎樣的誠信答卷
http://www.CRNTT.com   2018-11-13 23:12:19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如約而至。這不僅是個購物節,也是個狂歡節,由中國人創造,逐漸得到全世界認同。只不過,在消費紀錄不斷刷新的背後,節後退貨率和投訴量也在大幅上升。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各路促銷背後的套路與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中國消費者協會去年發布的,關於去年雙十一網購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顯示,近8成非預售商品根本沒有便宜。也就是說,多數商品雙十一價格其實并不比平時便宜,甚至可能更貴。

  那麼,今年雙十一又會如何,又會交出一份怎樣的誠信答卷?

  出現雙十一號稱“全年最低價”,實際卻名不副實的現象,可能與成本等因素有關。這一天的銷售額,在某些商家那裡,也許要占到一年銷售額的很大比例,但相關運營成本并不只在這一天發生。平時要促進銷售,價格也不可能太高,會有各式的優惠券,以及不同時間節點的促銷活動。

  但更重要的,還在於某些商家并沒有誠信意識,把優惠活動規則搞得異常複雜,滿減、優惠券、店鋪券、贈品等“優惠”方式衆多,雖然平台會有保價條款制約,但消費者想要比價卻很困難。消費者如果願意相信雙十一價格更低,也就不會過多留意日常價格,找商家要求比價的消費者本來就少,要求平台方介入的更少,商家因而有恃無恐。

  經過這麼多年的節日文化熏陶,雙十一價格更低的消費者預期早已形成,個別商家因此想要搭這個消費者低價預期的“便車”。只要別人確是最低價,我家雖然并非最低,消費者也不一定能發現。雙十一銷售量那麼大,每件多賺一點,合起來就是一個大數目,甚至會對全年利潤形成重要影響。

  雙十一低價背後的套路與陷阱并不奇怪,關鍵是如何治理。每到雙十一,市場監管部門都會下發通知,要求商家不得虛構原價、虛假優惠折價或不履行價格承諾;相關電商平台也發布了價格保護機制,要求是最近3個月最低價,且至少再讓利10%,節後15天價格也不能更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