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有創意,故宮也飛了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19-02-21 23:17:55


  這兩天,故宮又被刷屏。先是故宮在元宵節舉辦的“紫禁城上元之夜”預約門票被火速“秒光”,然後是昨晚“紫禁城上元之夜”驚艶亮相。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此前在某論壇上首次公布的故宮文創產業“賬本”,也引起公衆的極大興趣:2017年,故宮文創的銷售收入達15億元,這個成績跑贏1500家A股上市公司。

  至於為什麼公布的是2017年的銷售收入,單霽翔解釋道,這兩年故宮文創收入陡升,國家文物局局長不讓透露,怕別的博物館壓力太大。據濟研咨詢的統計顯示,故宮的文創產品銷售額2013年為6億元,2016年為近10億元,2017年一舉實現15億,證明單霽翔所言不虛。

  有句話叫“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那麼故宮是怎麼飛起來的?有人也許會說,故宮有600年的歷史,館藏文物豐富,本身就是個優質IP。事實上,中國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多不勝數,并不缺乏類似的IP,但像故宮這麼火的卻沒幾個。可見,故宮的脫穎而出絕非偶然。真正讓故宮飛起來的,是創意創新。

  據單霽翔介紹,故宮是差額撥款單位,國家只給54%的經費,剩下的要自己掙。但每天8萬人的限流以及60元的門票價格,給故宮的門票收入蓋上“天花板”,因此開發文創衍生產品才可能真正廣開財源。

  大家都有這樣的旅游體驗,逛完景區想買點紀念品,會發現多為景點縮微模型或者各種印刷品,質量一般、新意不足,難以激起購買興趣。而這也正是中國文創產品開發中的通病——有IP、無創意,只會做一些簡單照搬。故宮也曾經是這樣的。早在2008年12月,故宮就創立官方淘寶旗艦店,售賣的周邊產品與旅游景點的紀念品無異,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

  應該說,故宮在文創產品開發上的“開竅”,與台北“故宮”的“啓蒙”有關。2013年,台北“故宮”的“朕知道了”膠帶一問世,立刻火遍海峽兩岸。據統計,這款膠帶推出僅8個月就賺了2660萬元新台幣,一度賣到斷貨。它讓人們看到,原來文創產品還能這麼做。與此同時,台北“故宮”在文創產業上的成功經驗,也開始為人所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