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強全民急救教育刻不容緩
http://www.CRNTT.com   2019-04-04 22:28:44


  這幾天,北京協和醫院6名大夫在東單體育館打羽毛球時,現場急救一名打籃球猝死的中年男子的故事持續刷屏。人們除感慨獲救的男子“太幸運”,認為他獲救的條件太特殊(發生心臟驟停時,附近正好有國內頂級醫院的醫生,體育館正好配備有自動除顫儀),他的“幸運”難以複制,也進一步認識到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等進行急救知識教育培訓,構建全民急救教育體系的重要性、緊迫性。

  中年男子在東單體育館打球猝死獲救,東單地區較為健全的公共急救體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明以“急救進校園”“急救進社區”等為切入點,加強全民急救教育培訓、構建成熟完善的公共急救體系刻不容緩。受此推動,一些學校加快了普及急救教育的步伐,如清華大學正式啓動清華校園PAD“黃金急救”計劃,341台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備和10台訓練機等設備將逐步入駐校園,校內普及心肺複蘇急救知識、培養學生急救技能、制定猝死應急預案等工作將同步進行。

  近幾年全國和地方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有關議案和提案,呼籲全社會關注急救教育,建議在義務教育、高中和大學教學計劃中列入急救教育課程,編寫完整的急救教育教材,開發設置相應的急救教育課程,通過“急救進校園”帶動急救教育社會化,提升院前急救公衆參與率。代表委員的這些意見建議,折射了我國急救教育普及率低、公共急救體系建設薄弱的現實。據統計,我國掌握并能運用心肺複蘇術的只有1000萬人,不足總人口1%,心源性猝死在我國醫院外搶救成功率僅為1%,而在法國等心肺複蘇開展比較成熟的國家,國民的心肺複蘇技能掌握率達到40%,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搶救成功率達10%—12%。

  我國急救教育之所以水平低、普及率低,成為國民教育和公共素質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原因之一是全民急救意識淡薄,急救教育缺少合適的切口和入手點;原因之二是公共財政投入不足,未能形成完整有效的工作機制和發展機制。有鑒於此,加強大中小學生急救教育,將急救教育納入大中小學教育計劃,可以為啓動全民急救教育提供一個合適的切口和入手點,也便於依托國家教育體系,加大公共財政對急救教育的投入,初步形成急救教育工作機制和發展機制。

  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如澳大利亞法律規定,一些特殊行業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先考取急救合格證書,企業、機構等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急救能力,辦公場所必須配備至少一個急救包等。更“極端”的例子是美國,美國法律規定,所有公民在18歲前必須參加急救學習培訓,并全部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技能。美國的急救成功率高達74%,與全民急救教育高度發達大有關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