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良渚“入遺”再助確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http://www.CRNTT.com   2019-07-08 16:05:39


  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進入世遺名錄,意義非同尋常。良渚文化是南方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代表,上世紀30年代開始考古發掘,到2007年發現具有城墻實證意義上的遺址。早期發現的稻米、玉器、陶器、犁具、紡織品等,證實良渚文化當時已有先進的農業、手工業,尤其是稻作文化相對發達。隨著良渚文化的進一步考古發掘,良渚文化的範圍確定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區域。更重要的是,經過70年的考古發掘,良渚文化不僅有了農業、手工業的分工,而且還呈現出階級分化和城市文化的特征。

  良渚古城遺址“入遺”,有助國際社會加深對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認識。西方主導的考古學重視實證考古,中國古書記載的夏朝由於缺少明確實證,長期不為國際社會認可。國際社會承認的中國歷史,始於3500年左右的殷商時期,而在安陽殷墟發掘出代表商代文字的甲骨文之前,殷商也不為國際社會所承認。文明并非虛無,文化存在傳承,歷史記載的殷商從不被國際社會承認到殷墟文字的實證,中國人確信5000年文明史絕非浪得虛名而是信史。

  良渚古城遺址“入遺”成功,雖然要素只是包括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複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同時期分等級的墓地(含祭壇),但由於良渚文化出土了不同時期的文物,給良渚文化超過5000年提供了足够的實證證據,形成了嚴整的文化傳承鏈條。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代表了中國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傑出的城市文明代表。遺址真實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稻作文明發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遺址作為新石器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專家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流域天目山東麓河網縱橫的平原地帶,是太湖流域一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