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用理性和事實安放情感的天平
http://www.CRNTT.com   2019-07-15 20:19:31


  杭州失聯9歲女童章子欣的安危,連日來一直牽動著社會各方關注。幾乎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盼望孩子平安且早日被找到。但是,7月13日,不幸的消息傳來,女童的遺體已被發現并確認,奇跡并沒有發生。

  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這是最樸素的價值共識。從女童死因到騙走孩子的兩租客的作案原因,雖然疑點重重,但一條無辜生命的逝去,遠比懸疑的劇情更加沉重。在真相不甚明了的情況下,緊密跟進官方通報,不隨意猜測不妄自揣度,才是對事件最好的關注。有人將女孩的不幸歸咎於爺爺奶奶的輕信和“貪小便宜”,也有人將其歸結於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還有人衍生出“親媽策劃說”“邪教說”等等,讓評論區漸漸“變味”;而在警方剛發現遺體,身份尚未確定、事實并未明了的時刻,百度作為互聯網行業巨頭,居然擅自代替女孩父親發布“悼念”信息,雖然事後道歉,但依然引發了衆怒。

  章子欣的不幸,再次喚起了全社會對兒童安全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留守兒童群體的高度關注,但任何脫離情感載體和具體情境的指摘,或者站在道德制高點的過分苛責,也往往是在給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蹭熱度、博眼球、賺流量的衝動,獵奇式的書寫,更會讓輿論失焦,轉移和分散了調查真相的力量,超越了道德邊界,也擊穿了倫理底綫。

  每一起熱點事件中,千千萬萬網民的聲音,匯聚起的就是公衆的價值判斷。不管是探討文明、爭取權益,還是敬畏法律、解讀政策等,網民持續關注具有“共情”屬性的事件,都是基於自身權益的呼喚或是社會價值的堅守。而那些隨意杜撰情節,甚至擅自“替當事人說話”的行為,則是在利用熱點事件進行無底綫、無原則地掘金。從“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到“西安奔馳車主維權”事件,從此前的數起未成年人失聯事件到全網關注尋找章子欣,這些話題引發的心靈共振,是個體對他人替代性情緒表達的一種同情心反應,也是個人風險經歷和風險意識的喚起。

  同情、悲憫而不獵奇,尊重逝者,不妄加揣測,是每一個信息出口必須遵守的底綫。越是粉絲衆多的自媒體,越是互聯網行業巨頭,越要擔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不但不能淪為謠言和麻煩的制造者,更應成為廓清各種迷霧、還原事件真相的推動者。經歷衆多輿情事件的考驗,網民的情感表達和關注方式更趨理性。基本的價值導向、情感訴求不發生偏離,輿論激發的強大力量就能更好推動問題的解決,導向一個更契合公衆心理預期的結果。

  公衆的理性和客觀的事實,可以更好地安放輿情事件中的情感天平。警方表示,這起悲劇事件一旦有新的綫索和情況,會立即在網上通報。在事實沒有被確認,迷霧未被撥開的時候,不妨少些無端的指責和怪罪,多些理性的反思和克制。將關注的視角化為理性思考,事件才會朝向撥雲見日的方向邁進。(來源:湖北日報 評論員:周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