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嚴懲洩露客戶信息“內鬼”,也不能忽視企業責任
http://www.CRNTT.com   2020-11-19 14:56:36


  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圓通速遞於17日發布聲明回應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賬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公司隨後報警并全力配合調查,相關犯罪嫌疑人於9月落網。

  個人信息因為快遞而導致外洩,這樣的擔心過去就有。畢竟一張快遞單包含了大量敏感信息,除了賣家和買家的個人信息,還涉及購買的物品詳情、攬收人的簽名等。這些信息一旦外洩,危害可大可小,常見的是用作商業用途,信息洩露後用戶就可能收到各種垃圾廣告,時不時接到營銷短信和電話,而且通常這些廣告都是精准營銷,比如房產中介、母嬰幼教機構的推銷等,可能就是因為個人信息中包括了相應內容。

  近年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頻發,與之相對應,因為洩露個人信息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前段時間,因某熱播劇中出現其手機號,張某手機被大量網友打爆,騷擾電話、微信不斷,法院判被告公司賠償3.5萬元。而在浙江諸暨也出現公民在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後選擇報警、洩露者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這樣的維權個案說明民間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較真,這無疑是一個好的趨勢。

  而像此次圓通快遞涉及如此大規模個人信息洩露,一方面,足見個人信息洩露問題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一些特定行業,比如銀行、快遞等,因為收集大量個人信息而成為問題的重災區,對此必須引起足够的重視;另外,此次案例從報案到引發輿論關注,遭遇信息洩露的個人在此期間并未扮演關鍵角色,而是圓通速遞方面積極作為,報案之後這一事件才成為公共話題。

  對於個人來說,盡管信息洩露是一種糟糕的經歷,但多數人恐怕并不會選擇較真,當然客觀地說,即便較真通常也很難找到問題發生的源頭,這正是當下個人信息保護的困境。在類似維權行動中,個人的博弈極為艱難,用戶一旦選擇其服務,就只能祈求企業內部做好相應規範,不洩露用戶信息,這也就意味著,能否避免個人信息洩露,只能靠快遞公司自律和規範內部管理。遺憾的是,從頻頻出現的客戶信息洩露事件不難看出,不少企業這方面的工作并未做好,一方面是信息保護工作沒有做好,缺乏相應的機制,更讓人擔心的是,不排除有的企業不是個別員工作案,而是企業自己將售賣客戶信息作為一個牟利手段。

  事實上,企業員工將客戶個人信息用作商業用途,以此牟利,責任界定需要具體分析。前不久發生在吉林的案例中,中國農業銀行吉林市分行員工因為洩露客戶信息,銀行和員工共同受罰,總共被罰款一千多萬元。在圓通此案例中,是否僅僅是員工個人作案,企業內部環節有沒有漏洞,要不要承擔相應責任,這些問題有待接下來做出深入調查。過往案例也在提醒,洩露客戶信息,員工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角色,企業應該做好防範,做好客戶信息保護工作,反之,聽任問題發生,後果很嚴重,不作為也可能涉嫌違法犯罪,這并非危言聳聽。(來源:南方都市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