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必須給“職業差評師”差評!
http://www.CRNTT.com   2020-11-20 19:34:09


  互聯網時代,網購後給商品或服務發個評價,再正常不過了。可有人卻鑽起了評價體系的空子,做起了“敲詐”的生意。據媒體報道,“職業差評師”現象存在於各大電商平台和餐飲外賣平台,有的利用平台的評分規則和店主對差評的恐懼心理,實施敲詐勒索;有的活躍在QQ等社交平台的群裡招攬客戶,提供“刷評”服務,如收費替人打壓競爭店鋪,不到1000元即可購買30個左右的“差評”。

  在外賣平台開店的趙銘(化名)近日就遇到了“職業差評師”,對方索要1800元未果,他的新店便被惡意差評連續攻擊近半個月,導致店鋪的評分和銷量急轉下降。而廣州另一家店鋪店主在遭遇“職業差評師”敲詐勒索後,選擇了支付1300元“賠償費”息事寧人。

  表面上看,有店主因拒絕付錢而遭受損失,也有店主“花錢買平安”,可不論是哪種處置方式,利益受到損害的都是店主們。從本質上看,“職業差評師”故意制造虛假評價向商家索要錢財,不僅侵害商家財產利益,也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顯然是違法行為,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可盡管如此,“職業差評師”們為何還能大行其道?

  其中一大難點即為識別困難。據報道,當趙銘向外賣平台反映情況,平台客服人員表示,只能删除部分被識別為“惡意評價”的內容,其他評價因證據不足不能進行處理。此外,“職業差評師”還很謹慎,常會更換手機號聯系索賠,哪怕店主存有轉賬記錄,警方也無法確定對方存在敲詐勒索行為。

  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與布勞在1960年代先後提出并完善“社會交換論”。他們發現,人際行為是交互作用的,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某種與成本和回報有關的交換活動的支配。將此理論應用到此案中,不妨推想,喜歡息事寧人的商家,遭遇差評勒索,往往會先示弱,而偏向強勢一方(勒索者),而為了息事,自然會想方設法地讓弱勢一方(消費者)付出更多代價。

  而當商家面對勒索乖乖交了錢,那麼這些額外成本支出致使商家利益受損,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後吃虧的恐怕還是消費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