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綫上教育的名師不是演出來的
http://www.CRNTT.com   2021-01-25 19:04:55


  寒假,正是綫上教育爭相搶食的時機。近日,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在綫教育企業的廣告在社交網絡刷屏。引發熱議的是,這四家企業竟聘請了同一名“老師”為其背書。在猿輔導的視頻中,該人士自稱“做了一輩子小學數學老師”;在高途課堂的視頻中,又成了一名“教了40年英語”的老師。不同機構對內容產品的宣傳推廣,非但沒有表現多少差異化,反而上演了一場大型模仿秀。同一“老師”在不同機構中身份不同,許多網友認為,廣告缺乏誠意,對消費者不够尊重,既有損企業自身形象,也讓公衆對其教學態度是否真誠產生懷疑。

  拍廣告請演員無可厚非,一個演員飾演多個角色也可以理解,但教育廣告不是影視劇作,找演員假扮各科資深教師,容易誤導家長和學生,涉嫌虛假廣告宣傳。四家在綫教育企業代言人竟然“同一張臉”,很難用巧合來解釋;同一個演員,主打的都是“資深經歷”,用意不言自明。在綫教育學費普遍不菲,不少家長自己生活節儉,專門把省出來的錢花在孩子在綫輔導的學費上;如今,這類機構卻把心思花在廣告上,包裝“老教師”的形象,而且借用的還是同一名“老教師”,豈不踐踏了家長為孩子求師求學的一片苦心?

  廣告撞臉,公司形象翻車,其實還是小事。家長有理由懷疑,一個廣告做得這麼假的教育公司,對待教學的態度又能有多真?廣告撞臉折射的綫上教育廣告營銷亂象,才是更加值得警惕的社會現象。有數據顯示,我國在綫教育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218億,擴大到2020年預計的5000億。疫情之後,該行業更是站上“風口”,燒錢圈地,厮殺激烈。然而,如果不擺正企業的價值觀,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而是挖空心思鋪天蓋地地做廣告,光想著怎麼圍獵客戶,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最終失信於學生家長,又談何企業利潤增長、長久經營?此前,一些虛假醫藥廣告代言人也走過“看我72變”的套路,一會兒是高校專家學者,一會兒又成了祖傳老中醫,結果其推銷的藥品保健品及播出廣告的媒體平台,都難逃被查被罰的命運。

  營銷作假只是冰山一角,在綫教育機構倍數增長的同時,還暴露出諸如教師欠缺資質、收費不盡合理、退費維權困難等問題。針對種種亂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日前表態,將與有關主管部門聯動,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管控和對輿論氛圍的引導,推動綫上培訓機構合法合規有序經營。在綫教育本該助學生一臂之力,而不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向學生家庭先販賣焦慮、後不顧吃相地圈錢。期待相關部門及時淨化行業生態,督促在綫教育機構,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獲得市場的選擇和青睞,營造一個清朗單純的綫上學習空間。(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殷呈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