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比家長收入歧視學生,警惕課堂裡的拜金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21-03-01 19:20:44


  曾經是學校的“最美教師”,如今被撤銷教師資格,調離崗位。關於天津某中學教師肖某某的處理結果業已公布,但其引發的輿論爭議還在繼續。

  “以往送到我班裡的學生,全都是家長當官的,要不就是家裡條件特別好的。”“你媽媽一個月掙多少錢呀?別怪我瞧不起你,XX同學的媽媽一年掙的錢比你媽媽50年掙的都多,你們素質是一樣的嗎?你們能一樣嗎?”

  很難想象這些價值觀嚴重扭曲的訓話是出現在校園的三尺講台之上。把家庭收入高低作為界定學生三六九等的基准,認為出身富貴的孩子素質就一定高人一籌,此般教育邏輯不僅是對出身平庸的孩子天分的抹殺,更是對教育公平的無視。如此不堪的一幕,將教育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赤裸裸地表現出來。它所做出的惡劣示範能招致全網的憤怒和指責,一點也不冤。

  出身平庸并不是原罪,歧視出身才是,更何況是以一名教師的身份。這段令人窒息的訓話內容是在何種語義情境下發出,我們不得而知。但即便是老師“恨鐵不成鋼”的一時口快,也已經將一種物質攀比、“甩鍋”家庭的錯誤思想灌輸到學生心中。

  或許在現實情況下,出身不同的孩子確實在思想、見識和素質層面存在一些差異。但教師的角色,不正是要想盡辦法縮小彌補這一差距嗎?若反以此差距為靶子,動輒將“出身”這種學生個人無法左右的因素搬出來訓話,就走到了教育的對立面。況且家長若知道孩子不被老師喜歡是因為自己收入不够高,會否引發更深層面的教育焦慮呢?

  有教無類,應該成為每位老師的共識。不分貴賤賢愚,各類學生都應該得到老師公正的對待。每個學生都是有無窮潛力的,老師隨意為孩子貼上“出身不行”“素質低”“學習不好”之類的標簽,或許會成為他們長久都難以擺脫的桎梏。

  師者育人,必先律己。在任何時候,老師都不能低估自己所能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尚未完全建立,老師的一言一行和價值取向很大程度上都會成為學生的模仿基准。也正因此,老師更要時刻將個人言行約束到法律和道德的准繩以內,不得有一點逾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