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螃蟹券後面,究竟誰在吃蟹?
http://www.CRNTT.com   2021-09-28 17:32:15


  一只螃蟹不賣,商家、營銷人員都可以賺錢,這是螃蟹券帶來的好處。生意鏈是這樣的:商家500元發行螃蟹券,以400元賣給營銷人員,營銷人員500元賣出,再以250元回收,回收後又以300元賣給商家。

  媒體關心蟹券空轉,但我想,這并不是問題的要害。拿到蟹券的人,能够提貨、提到與標稱相當的貨,我想還是常態。至於商家跑路,這種情況即使發生,也不只發生在螃蟹店,很多預交消費款的領域都存在。

  蟹券是必要的嗎?對最終消費者來說,螃蟹完全可以在市場上直接買到。要說資源有限,所以要券,這不是道理,因為這完全應該直接通過價格來調控。全球交通和冷鏈運輸條件下,不說大閘蟹,任何國家的生鮮產品都可以購買,沒有聽說挪威三文魚有券、夏威夷龍蝦有券。沒有券,消費者甚至更方便,因為不必到固定的提貨點,而可以隨時就近購買。

  螃蟹券賣給了誰,購買螃蟹券的人是否最終消費者?合理推測,買券的基本不是最終消費者,這才有“方便”一說。因為送一張券,確實比提著螃蟹去送人“方便”得多,既能把禮物送到更廣的地域,又能避免提著實物送人的麻煩,著實顯得“高檔”且減少勞動。

  今日之螃蟹,有些像往日之月餅。曾幾何時,月餅票也空轉得紅紅火火。現在,月餅票也許并未絕跡,但在市場上已經大為減少了。螃蟹為何仍然盛行發券,為何未像月餅那樣票券衰落?極有必要看看螃蟹券最終落到誰手,看看買券的人是不是吃蟹的人,看看最後的提貨人蟹券是自己購買的還是贈送的,又是為何而得到贈送。把蟹券的流向圖畫清楚了,說不定螃蟹就會像月餅一樣了。最終有多少人自己掏錢吃螃蟹,這才是蟹券問題的實質,而不是怎樣保證蟹券無憂兌現。

  社會上諸般事情,市場上多種怪狀,邏輯并不是難於理解的。螃蟹之所以要有券,無非它賣的不是吃蟹人。而買券的人之所以要買券,不是因為他們要吃,而是因為他們要維護一些社會關系。需要討論的不是怎樣讓券不空轉,而是看看它後面社會關系的合理合規性怎樣。(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劉洪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