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曉宇們,缺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2-01-19 17:46:32


  杭州“天才翻譯家”金曉宇的故事最近刷屏全網,令無數人震撼和動容。這是一個苦難的家庭,患阿爾茨海默症且剛剛離世的母親、慈愛而堅強的父親,還有精神障礙患者金曉宇,他同時還具有翻譯天賦、著作等身。

  近幾年通過媒體報道來到大家眼前的精神疾病患者故事逐漸增多。此前上海電視台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反映住院精神病人的《籠中鳥》、反映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往事只能回味》,就曾掀起過熱烈反響,豆瓣評分曾高達9.6。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自去年8月以來通過“600號畫廊”連續向公衆展示兩期患者繪畫作品(目前仍在展覽中的第二期“藍夢”,大多數畫作就是出自同金曉宇一樣的雙相障礙患者),同樣引起社會“轟動”。

  把時間向前推若幹年,公衆從媒體上見到的精神障礙患者,就完全是另一番形象。

  據2009年《新聞記者》雜志發表的一篇調查,分析了20個省市晚報或都市報中1939篇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報道,發現701篇(占36.2%)是關於患者暴力、危害公共安全、言行紊亂等方面的,118篇(占6.1%)有關患者被殺、被棄、被強奸、被關鎖、自殺、走失等。甚至占2.4%的報道裡,患者是幽默笑話的主角。沒有一篇報道涉及患者積極正面的形象。

  如果我們把時間再前推數百年,精神障礙在歷史上任何時期、任何社會,基本都被打上“恥辱”的印記,直到19世紀末期,其作為現代醫學上的疾病概念才基本得到確認。

  即便到了20世紀,人類還是有過對待精神障礙患者最黑暗的一頁:納粹德國曾以“種族優化”為名,殺害了大量被認為“退化”的精神障礙患者,更有超過20萬患者被強制實施絕育手術。

  著名精神病學家粟宗華的名言“每個精神病人的病歷,都是一部血淚史”至今仍是他創建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青年醫生入職教育時需要牢記的一句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