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社會聽見更多身心障礙者的聲音
http://www.CRNTT.com   2022-01-19 17:47:12


  近兩天,一篇題為《我們的天才兒子》的口述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緣於一位老人從殯儀館打電話給《杭州日報》編輯:“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在精神病院,他媽媽今天剛走了。”這位老人叫金性勇,今年85歲,他的兒子叫金曉宇,是一名譯者。曉宇幼年不幸眼部殘疾,後來又確診為躁鬱症患者,翻譯是他和命運抗爭的唯一武器。十年來,他翻譯了英、日、德語共22本著作,讀遍浙江圖書館幾乎所有外語小說,并細心照顧了患阿茲海默症的媽媽生命中的最後三年。

  文章引發了衆多讀者的極大共鳴。根據南都記者的報道,曉宇目前已出院回家,等待已久的《本雅明書信集》樣書也已收到,他目前正在全力翻譯其他著作。社會上不少愛心人士表達了幫助這對父子的意願,一些與曉宇失聯多年的編輯、同學也跟他重新聯系上,讓父子倆十分開心。口述文章的作者葉全新女士寫道,大家素不相識,這篇故事卻能打動萬千讀者,是因為“關於愛,關於不幸,關於救贖,這些人類的情感是彼此相通的。”

  當然,也有從事精神疾病照護工作的社工對文章的某些寫法表達了不同意見,包括缺乏曉宇本人的聲音,對於疾病本身的描述(如“雙向情感障礙”“躁鬱症”)不盡科學、可能誤導讀者等等,這些意見都值得重視。在金性勇、金曉宇父子身後,是一個數量龐大的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構成的群體,他們處境各異,也不是所有患者都像曉宇那樣來自高知家庭、具有某方面的天才禀賦,日常照顧的庸常和艱辛,或許也不足以構成一個打動人心故事的要素,但他們同樣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注和支援。

  回到曉宇的故事,我覺得特別要感謝金性勇先生勇於把兒子和家庭的經歷說出來。談到找媒體報道的“動機”,金先生更多是出於對孩子的“放不下”——他已年過八旬,“哪天我也走了,就沒有人知道我們兒子的事了。”說出來,是向外界的請托,也是同兒子間接的交流。畢竟,中國人家庭,家人之間有些話要當面開口,何其艱難,更不必說向外人吐露。一方面,由於社會壓力,精神病患本身常令人難以啓齒;另一方面,外界的善意和同情,有時會對受助者構成內心壓力,一些內斂的父母不願意給別人“找麻煩”,當然也有隱私方面的顧忌。

  通過報道,有外界的幫助終歸是好事,但輿論熱潮終會過去,曉宇和父親都要回歸扎扎實實的生活,未來也將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由輿論意外掀起的波瀾裡,一方如何以尋常心處之,另一方如何關注又不另眼相待,需要受助者與愛心人士雙方共同的努力。

  表達和傾聽何其重要。在我們的社會上,還有許許多多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他們經年的壓力、擔心與勞作,因講述能力的缺失,或表達渠道的有限,尚沒法說出來、被人聽見;而說出來、被聽見,引發關注和討論,本身就是邁向對身心障礙者更友善社會的第一步。在這其中,媒體起著重要作用。如何在傳播過程中反映更多不同的聲音,如何更科學地報道精神健康議題,還有賴媒體工作者不斷總結、努力。(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麥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