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住房面積不够 為啥不能就近上學
http://www.CRNTT.com   2022-05-31 22:23:50


  近日,浙江溫州一則“居住幾十年的房子面積差0.96平方米,孩子不能就近上初中”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針對當事市民反映的情況,該地區教育局回複稱,由於初中入學的房屋產權建築面積需在20平方米以上,據市民所述實際情況,該房產不符合入學要求。

  其實,將入學資格與房產面積掛鈎的情況,不是溫州獨有的政策,此前已在深圳、菏澤等多個城市先後曝出,并屢屢引發社會討論。按照官方的說法,目的是為了給學區房炒作降溫。可真的能達到效果嗎?報道中講到,該地區教育局劃定“20平方米”底綫是在2021年5月,但在當年年底,率先回暖的仍是“老破小”學區房,只不過最受歡迎的戶型變成了20-50平方米。還有就是在這起事件中,孩子不能就近入學的當事人,已經在此居住幾十年,孩子也落戶於此。更為重要的是,“就近入學”是寫入“義務教育法”的,老百姓只要買了合規的商品房,只要在經適房甚至租賃房裡擁有合法的居住權且符合相關的規定,任何家庭的孩童都有相對應的學區,都有進入義務教育學校學習的學位保障。

  學區房苦天下家長久矣。學區房的產生本質上還是教育公平的問題。不是學區房導致了教育不公平,而是教育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導致了學區房。正是有了學校之間的強弱之分,才有了學區房的瘋狂。在國人普遍重視子女教育的社會環境中,“不讓小孩輸在起跑綫上”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當優質學位供給不足,導致對口升學率較高的優質中小學學區的房價大幅上漲。客觀地講,近年來,各地開展了一系列促進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有益探索,在推進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多個城市數措并舉,通過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改革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讓家庭經濟實力一般的學生擁有更多進入優質學校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抑制學區房的過度炒作。但總體上看,所起到的均衡作用較為有限,不同區域、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尚不足以令學區房這一概念徹底淡化。

  只要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沒有變,學區房溢價依然會是房地產投資分化的重要原則。所以,想讓學區房不再,治本之舉仍然是推動教育公平,均衡教育資源。只有不斷彌合教育資源差異,縮小同一地區“牛校”與“普校”間的差距,教育資源日趨均衡,學區房的概念才會日漸弱化。當然,教育公平不是簡單的將強的弱的放在一起平均一下,而是要讓普通學校也逐步強起來。讓教育歸教育,讓房子歸房子。解決學區房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細節上的修補往往無濟於事,最多也就是在特定的時間內降低了市場虛火。有關部門一方面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讓更多人有機會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讓優質教育資源流動起來,讓均衡教育的理念得到真正落實,除此之外,別無選擇。(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小馬飛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