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畫好“跨省通辦”的“民心圓”
http://www.CRNTT.com   2022-10-21 17:32:31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範圍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企業和群衆反映突出的異地辦事難點堵點,統一服務標准、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充分發揮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一網通辦”樞紐作用,推動綫上綫下辦事渠道深度融合,持續深化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准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有效服務人口流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以為民服務為“圓心”,錨定“跨省通辦”的定位。近年來,我國人員異地工作生活、企業跨區域經營活動日益頻繁,群衆和企業的跨省辦事需求持續上升。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各地加強數據共享,越來越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給群衆和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推動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既是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便利群衆生活、企業生產經營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異地辦事“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能實現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讓政務服務便捷度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有助於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務服務能力,促進政務服務供給與企業、群衆需求有效對接,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可以說,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切實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呼應了經濟發展要求和社會大衆的普遍訴求與期待。

  以群衆需求為“半徑”,延展“跨省通辦”的範圍。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民有所求、政有所為。當前我國有2億多流動人口,持續推動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各類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小切口、大成效”的改革措施。目前,國家政務服務平台“跨省通辦”服務專區的事項覆蓋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等與群衆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以及市場主體登記注册、涉企經營許可等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高頻服務。為更大範圍滿足企業和群衆異地辦事需求,“服務專區”還提供了近200項可跨省辦理的便民服務,同時開通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川渝等6個區域通辦服務,34個“點對點”省際通辦服務,方便企業和群衆一站式辦理。凡此種種正是從人民群衆需求出發的積極有為、務實作為,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方便和實惠,讓大衆切實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紅利。

  以信息技術為“軸承”,支撑“跨省通辦”的效能。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深刻變革,也為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帶來新的機遇。因此,我們要完善“跨省通辦”的事項標准和業務規則,同時各地也需要加快制定完善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的業務標准和操作規程,這樣就能更好地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不斷加強“跨省通辦”平台支撑和系統對接,加快推動國務院部門垂直管理業務信息系統、地方各級政府部門業務信息系統與各地區政務服務平台深度對接融合。只有持續用好信息技術,我們才能不斷增強“跨省通辦”數據共享支撑能力,推動更多直接關系企業和群衆異地辦事、應用頻次高的政務數據納入共享範圍,加強政務數據共享安全保障,依法保護個人信息、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我們必須要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不斷增強政務服務效能,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就一定能讓數字政府建設更進一步,為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有力保障。(來源:中安在綫 作者:熊林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