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回國,顔寧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http://www.CRNTT.com   2022-11-04 20:47:00


  11月1日上午,著名科學家顔寧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顔寧回國不論對自身科研事業還是對深圳科技發展都是一個利好。回國投身祖國科學事業,顔寧只是一個縮影,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2022年9月2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與此同時,中外合作辦學蓬勃開展,審批、管理、評估、退出機制不斷完善。中國為人才提供的舞台越來越寬廣,越來越多的人才在家國情懷與發展前景的綜合考量下,把小我融入大我,為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家國情懷,是根植於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意念,中國科學家歷來都將祖國發展建設放在心中。鴉片戰爭後,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1872年,詹天佑等首批幼童三十人赴美;全面抗戰爆發後,陳省身、華羅庚、許寶蚴、趙九章等著名科學家毅然回國,大批留學生響應國家號召歸國參加建設和抗戰,到1938年,歸國留學生總數達8000人;新中國的建立是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科技工作者實現科技報國的抱負的重要時機,錢學森等廣大留學生和科學家排除萬難回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他們生動詮釋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籍。

  “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堅持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0歲以下青年人才“挑大梁”的比例提高到20%。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自2012年啓動以來,至2021年共遴選支持6000餘人,其中上百人成長為兩院院士,數百名青年人才成長為“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第一。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人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0年的26.6%增長到2020年的35%。一系列成就,充分證明各類人才在中國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中國未來還將為各類人才心無旁騖鑽研業務創造良好條件,讓人才得到充分尊重和全面發展,廣大人才更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我們堅信,科學家回國發展,顔寧不會是最後一個!(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作者:郭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