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珠 前程似錦——林軒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7 12:09:02  


  去年國慶黃金周,應親戚之邀,我到了香港。說來慚愧,廣州與香港雖然近在咫尺,我卻是第一次到香港遊玩哩。

  香港,東方之珠,名聞遐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她容貌的整潔和美麗!整個城市猶如剛用天上之泉淘洗過,撈到陽光下曬似的,地上廢紙煙頭垃圾絕跡,一片清淨和可愛。魚貫賓士的大小汽車,不見有拖黑煙的,在秋日陽光的照耀下,一輛比一輛鋥亮耀眼。

  一座城市,最怕的是從高處往下看,因為它容易把見不得人的瘡疤暴露出來,我特意從高處四面俯瞰,也很少見到垃圾。港人的衛生觀念確實了得,“垃圾蟲”人見人嫌,譽為旅遊勝地實至名歸。我才相信親戚說的十天半月不擦皮鞋,皮鞋仍然潔淨之說毫不為過。環境影響精神,在這種環境中生活,港人的素養非常高,溫文爾雅,文質彬彬。

  人所共知,香港人口密集,是“寸土尺金”,我強烈感受到這一點。港人很守規矩,因為一舉手一蹬腳都可能碰到人,所以彼此相互諒解尊重,寬宏大量極為重要。偶然失手失足,一聲滿懷歉意的“對不起”,對方笑答一聲“沒關係”,化干戈為玉帛,將許多潛在的矛盾化解於無形中。這些日常形成的講文明禮貌的風俗習慣,在香港是常見而獨特的。

  香港的馬路一般比較窄,幾大步就可跨過。而港人很循規蹈矩,紅燈亮時,即使前面沒有什麼車,也不亂闖亂越。香港社會的法制觀念在此略見一斑。

  香港的人文精神濃烈,體現在各個細節中。比如各個路口,都安裝了簡單實用的電子發聲導盲裝置。紅燈亮時,電子發聲裝置發出不緊不慢的聲音,仿佛在勸導盲人“慢,慢”;轉為綠燈時,電子發聲裝置轉而發出急驟的聲音,仿佛是催促盲人“快!快!”盲人一聽就明白。據說,發聲裝置年代已久,用現代眼光看來顯得笨拙,但是很實用。滴水見太陽,我不禁為設計師的匠心獨運而讚歎,這類人性化的舉措,內地似乎也有,但不普及,看來值得大力推廣。

  香港對外來文化奉行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方針、“拿來主義”的態度。什麼窩打老道、維多利亞公園等等,與許多土得掉渣如通菜街的地名相映成趣,既摩登,又充滿傳統;有濃郁的西方味道,也富含東方神韻。香港信仰完全自由,有諸如基督教等許多教派;過春節,也過耶誕節,善於吸收合理的精彩的成分,淘汰沒用的不合時宜的糟粕。不管土節洋節,能夠陶冶情操獲得歡樂氣氛,就是好節。有節必慶,熱熱鬧鬧,體現了中西合璧,洋為中用的實用主義精神。東方傳統文化和西洋文化在這裏碰撞,互相切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異彩紛呈、獨特而生動的香港文化。

  在香港的幾天裏,我們馬不停蹄地到處轉悠。某天晚上,親戚帶我們遊覽心儀已久的“星光大道”。據親戚介紹,該大道以香港的電影發展史為主線。走在鑲著會變色燈泡的大道上,任夜晚的海風淘洗心境,感覺心曠神怡。我不禁對港人有如此創意感到佩服。

  10月4日下午,我們乘纜車來到太平山遊玩。站在太平山上,晚霞盡染的維多利亞港和九龍遙遙在望,升騰起一股朝氣,宛如鍍金似的,感覺心曠神怡。香港人在陽光與藍天下盡情享受著和平和諧,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令人羡慕。

  不錯,香港是金子,是醉人的童話!這座美麗的城市,這顆璀璨異彩煥發的東方明珠!你歷經百年滄桑,終於回到祖國懷抱,獲得了新生,星移物換,歲月輪回,彈指之間已經十周歲了!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正確方針指引下,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我要為之而謳歌!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