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撤僑行動中盡顯國家的關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5 10:46:26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300多名華僑華人4月25日淩晨乘坐中國政府特派的專機,平安抵達廣州新白雲機場。此前中國政府先後派出包機4架次,把300多名在所羅門群島騷亂中受困的同胞接到巴新,輾轉送回國內。驚魂未定的僑胞紛紛說:是祖國救我回到家鄉,感謝政府把我們解救出來!

  《人民日報》今日刊登文章說,遠離故鄉的遊子,一旦落難異鄉,最怕孤立無援,最盼母親援手。所羅門群島騷亂使當地唐人街一夜間變成廢墟,僑胞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多年奮鬥成果毀於一旦。許多僑胞無家可歸,或身無分文,到處避難,或僅提一個塑膠袋,穿著拖鞋上了逃難的飛機。從撤僑的路線可見這一路艱辛,所羅門—巴新(或澳大利亞)—廣州—江門,所幸一路都得到同胞的細心照應,到處有我們的公務員為僑忙碌的身影。一餐飯、一件衣、一聲問候、一張機票,中國近4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撤僑,成了一場人道與愛心的接力行動。

  文章說,這次撤僑,事情緊急,決策果斷。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親自過問護僑工作,外交部啟動應急機制,相關駐外機構想盡了一切辦法。由於中國與事發地沒有外交關係,增加了救援的難度。是我駐巴新使館的努力,使500名僑胞得以借所羅門群島員警總部避難;外交部門通過所有管道,商請臨近國家的政府提供協助,得到熱情回應。澳大利亞派去的救援人員,得悉有些求救者的身份是中國人,就讓他們登上了軍機,這也正是拜中國強大、廣結善緣之賜。大規模的撤僑往往需要一定的國家實力作保障,其間經歷多少交涉、聯絡和繁瑣的事務。中國外交官的負責精神和高效率,連澳大利亞的外交官都稱羨,認為中國護僑工作的效率,正日益與其他世界大國同步。

  當今世界仍不太平,隨著出國者越來越多,中國領事保護的任務空前加重。經濟糾紛、刑事案件、恐怖襲擊、意外事故、政局動盪等,使不少僑民在海外受到磨難。僅去年,中國駐外使領館就處理各類領事案件近3萬起。最近,我國建立和強化了保護僑民的協調、預防、應急、服務、磋商五項機制。這次撤僑表明,我國的海外應急機制經受住一次考驗。

  文章引述海外媒體披露,騷亂發生後,號稱與所羅門有“邦交”的台當局沒有什麼作為。僑胞大難臨頭,他們卻以政治劃線,不施援手,令僑胞寒心。事態緊急,中國政府把保護僑胞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救援服務的物件不限於持證僑民,還包括臺胞和其他華人。政府惦記著所有海外同胞,不論他們身在何處,都作其後盾。在這裏,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正在延伸到對海外僑胞的保護、服務上。

  “經歷這次危難時刻,我真正明白了祖國的含義。”這是一位劫後餘生的僑胞的話,一位僑眷在新浪網留言道:“我的嫂子和她的兩個妹妹是從台灣去所羅門的,這次能和廣大僑胞一起平安離開所羅門我代表我的家人,感謝國家。”

  文章表示,患難見真情,僑胞的感動是發自內心的而他們撤回來後,將會面對更多的社會關懷。我們祝願曆劫歸來的僑胞振作精神,在政府的幫助下勇敢面對困難,一定能渡過難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